何建明:我用40年激情书写家国史

发布时间: 2019-07-11 字体:

  顾伟 文/摄 文章来源:福州晚报 刊登日期:2019年07月08日

  

  何建明在“作家论坛”上作公益讲座

  

  在中国当代文坛,何建明是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创作出版过50多部长篇报告文学,三获鲁迅文学奖,连续三届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应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图书馆和福建文学院的邀请,何建明昨天在福建省图书馆和福建文学院作了两场公益讲座,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他。

  与记者面对面交流中,身高一米八的何建明非常热情和健谈,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极少有官话和套话。昨天是7月7日,交流的话题便从南京大屠杀聊起。

  关于南京大屠杀: 

  反思比愤怒更重要 

  何建明告诉记者,2014年春天,他去南京想采访雨花台的故事,经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馆长恳请他为南京大屠杀写部报告文学,因为当时除了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中国作家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还没有。当年年底中国政府要在南京举办首个公祭日,希望中国作家在这方面不缺席。

  为了《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本书,何建明查阅了4000多万字历史档案,采访了大量历史亲历者和诸多研究专家。当他了解到,当年汉奸在城里点燃灯火引导日军进攻,一个排的日本兵竟能枪杀上千名中国军人……何建明在分析了中日两国军民在这段历史过程中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和国民性差异后,发出上万字令人喟叹的“十问国人”,当时在社会上引起较强反响。

  何建明强调:“对于南京大屠杀,反思比愤怒更重要。”透过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进程,他说,战争还会发生,我们不能忘却历史的创痛。

  关于“真实的红岩”: 

  还原叛徒甫志高真相 

  在小说《红岩》里,有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角色,那就是出卖许云峰、江姐等人的叛徒甫志高。在何建明撰写的《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书中披露,甫志高的原型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叛徒群像的一个缩影,主要原型是任达哉和蒲华辅。

  任达哉的被捕经过,与《红岩》里的甫志高相似。年轻的陈柏林不小心将自己和他的上级任达哉的身份曝光,二人被抓。无论敌人如何诱骗或使用严刑,陈柏林一言不发;相反,敌人只恐吓一下,任达哉便交代了自己所掌握的党员情况。

  蒲华辅曾是中共川东省委书记,面对敌人的严刑,他说出了20多位地下党员的情况。后来他与家人一起被关进白公馆,受其他地下党员的影响,他没有进一步叛变。1949年10月28日,蒲华辅被国民党押到刑场公开枪决,据目击群众讲,赴刑场的过程中,蒲华辅喊出的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万岁”。

  何建明说,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风风雨雨的历史进程,就是忠诚与背叛两个词。忠诚与背叛考验着每一个共产党人。从内心说,蒲华辅并不想当叛徒,可他在严刑面前挺不下去了,尽管最后他还是很爱共产党,可还是刻上了叛徒的烙印。

  关于福州: 

  我要感谢陈景润 

  采访中何建明提到,“我有今天的文学成就,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福州人陈景润。当年我在部队当兵,负责新闻报道,1978年我读到著名作家徐迟为陈景润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后,萌发了创作报告文学的念头。我学《哥德巴赫猜想》,将采访过的一位军中人物故事改写成近3万字的报告文学,寄给当时《时代的报告》(后改名《报告文学》)主编茅盾先生,没想到一个月后收到刊物留用通知,4个月后变成了铅字作品,那年我23岁。”

  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2002年被福建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改编成22集电视剧《命运的承诺》,由傅彪、吴越、杨青等人主演,该剧当时是在福州拍摄的,何建明为此首次来到福州。

  这回是何建明第四次来福州,他说:“前几次都是匆匆而过。这一次我沿着西湖步道漫步,到三坊七巷开讲座,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端详这座城市。”>

  关于文学路: 

  要给时代留下精气神 

  在40年的创作历程中,何建明的收获是丰硕的。他说自己如同勤劳的农民,经历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后的收获。何建明采访过的人物超过6000多人,“阅人无数”使他具备了为人民画像的本领。他说:“这40年,我从改革前沿广东到北大荒的大庆油田,从打击边境走私的东海前线到三峡移民现场,从汶川地震一线到天津爆炸现场……创作了《共和国告急》《部长与国家》《落泪是金》《国家行动》《我的天堂》等作品,推出了6位‘感动中国人物’。我感觉我是在用激情写家国史。”

  记者了解到,吴京主演的电影《战狼2》原作者是何建明。2011年,何建明写过一部报告文学《国家》,反映的是利比亚大撤侨事件。他写道,当3万多中国人在撤离过程中唱着雄壮的国歌,离开利比亚边境线时,他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何建明向记者透露:“我刚完成《大桥》(反映港珠澳大桥建设)和《浦东史诗》两部报告文学作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撰写的《革命者——上海地下党》目前已进入校对阶段。我一辈子不会放弃手中的笔,要给时代留下精气神的作品。”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