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读《孟子》我们能读到什么?

发布时间: 2019-11-14 字体:

宋晖 文/摄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 刊登日期:2019年9月20日 

  由中宣部支持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具体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百部经典”的编纂旨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孟子》入选其第一批书目。

  上周日,作为“经典解读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涛,走进福建省图书馆与福州的读者共读《孟子》。

 

战国时代的“另类”价值观 

  梁涛称,为什么要读《孟子》?因为如果要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筛选出十部经典,那么一定有《孟子》,因为它可称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经典。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所了解,你就必须读,起码要了解孟子的思想。

孟子被称为“亚圣”,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记》中有简短的记载,主要是说早年孟轲在家乡刻苦读书,有所建树后,便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诸侯却觉得他“太不着调”。

  孟子的学问哪来的?梁教授说,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孔子对孔鲤老是不满,《论语》里很多话都是对儿子的教诲。孔鲤虽没多大作为,但孔鲤的儿子孔伋(字子思)却是很了不起的大儒,《中庸》便是子思所做,孟子是跟着子思的学生学习的。

  从《史记》上虽看不出孟子做了啥,学问和思想是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孟子》中读到有趣、鲜活的孟轲。

  梁教授称,读《孟子》你得对战国时代和中国的士阶层有个初步的了解。

  孟子处于战国中后期,当时的格局是群雄并立,东面有齐国,西面是秦国,齐、秦的实力最为强大,而中原有若干小诸侯国,小国要想生存,要么抱团取暖,对抗强国,要么干脆投靠强国。于是出现了“合纵连横之士”,也就是纵横家,最有名的纵横家是苏秦、张仪。

  当时的“士”是社会的阶层,它是贵族中最低的阶层,贵族可分天子—诸侯—大夫—士,在战国那个动荡年代,有些贵族家道中落,变成士,甚至变成庶民,而下层庶民经过自身努力,有了学问、学识,也可以成为士。士阶层成为上下流动会合之所,人数大增,成为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阶层。

  苏秦是“合纵连横之士”,之前没有成就,连父母妻子都瞧不起。后来拜鬼谷子为师,“锥刺股”,游说六国,成为六国国相。后来苏秦回到家乡,父母出迎三十里,老婆侧目而视。他的价值观是一旦富贵显赫了,亲戚朋友都会敬畏。这是苏秦的感慨,也是当时流行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得去读读《孟子》,去寻找另一种价值观。

孔孟的“士”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 

  《孟子》开篇就说:梁惠王问,“老先生你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国家,能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利益什么好处呢?”

  孟子怎么回答:“大王何必和我谈利呢?我们来谈谈仁义不行吗?”孟子讲仁义,讲的是价值理想,和当时诸侯国想要的东西不相符,所以他没受到重视。

  当时的人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物才是“大丈夫”,他们一发火,诸侯都恐惧,他们平静下来,世界就太平了,而孟子是怎么说的?呸,他们哪里配得上“大丈夫”。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住在天下最大的房子里,这是什么?是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这是什么?是义。我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这是什么?是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我有机会了我和百姓一起来实现我的理想,没有这个条件,我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只有有这种精神的才能算是“大丈夫”。

  梁教授称,当时更吃香的合纵连横之士,他们所宣扬的是一种庸俗、功利的人生观,这正是孟子所批判的。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要有精神的信仰,责任的担当,关注人间秩序和普遍利益,具有知识分子的基本性格。不是你光有知识,而是你有责任担当,用超出个人的私利,去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才是知识分子。“所以孔孟对中华民族很重要的贡献就是确立了‘士’的精神,而士阶层则是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的原型。”

孟轲的坚持 

  那么孟子的思想如何体现?

  梁教授翻开《孟子·梁惠王下》来做解读: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发生冲突,邹国败了,邹国官吏被打死三十多人,更可气的是邹国老百姓在边上看热闹。邹穆公就来问孟子,这些百姓该不该杀。孟子怎么说?“这是报应!”

  为什么?你看看这些官吏平时做了什么?灾荒时老百姓饿死,国家的仓库里明明有粮,当官的向上面报告灾情了吗?开仓发粮了吗?救济百姓了吗?你怎么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怎么对待你。作为国君要怎么解决干群矛盾呢?行仁政,才能得到民心,才能得到拥护。所以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周游列国最后到了齐国,开始时和齐宣王的关系还很融洽,孟子也为齐国出了很多决策。但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子与齐宣王有了分歧:当时燕国大乱,齐国乘机出兵打下燕国。齐宣王就问孟子,我能不能把燕国吞并下来呢?孟子说,“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这得看燕国老百姓欢迎不欢迎)。孟子的用意是战胜国要善待燕国的老百姓。但齐宣王却拆了人家宗庙、俘虏年轻人、杀了老年人,把宗庙的祭器运回齐国,这引起燕国民众反抗,也引起了诸侯国的反抗,联合军队把齐国打得大败。于是孟子对齐宣王就有很多批判:“一个国家没治理好,是国君不称职。”

  这话当然让齐宣王不开心,以齐国的实力最有可能与秦国抗衡,统一天下,秦国施行的是暴力,而孟子希望齐国能实行仁政,靠仁义统一天下。最终孟子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梁教授说,每每读到这里,就特别有感触,孟子是个“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样的信念来自于哪?

  因为他相信施政必须符合人性,符合人性的才是最有前途的政治。”

  “在当时人眼中孟轲是迂阔的,但从发展眼光看,孟轲的坚持终于让他的理想得到了实现,孔子、孟子,被称为‘圣人’,‘王道’战胜了‘霸道’,‘仁政’战胜了‘暴政’。”这便是梁涛读《孟子》的感受。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