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省图有场阅读推广公益活动 “90后”新锐作家带你品读《万物春生》

发布时间: 2019-09-03 字体:
顾伟 文/摄 文章来源:福州晚报 刊登日期:2019年5月31日

  “90后”新锐作家林为攀本周日上午9:30,将在福建省图书馆外迁服务场地参加福建省图书馆和福建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期“闽人·闽读”阅读推广公益活动。届时,林为攀将与读者共读“读吧!福建”第二届福建文学好书榜优秀图书《万物春生》。昨日,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林为攀。

  讲述“我”十岁的故事

  林为攀是福建上杭人,现居北京。曾在《萌芽》《青年文学》《福建文学》《大家》等刊物上发表过作品,出版有长篇小说《追随他的记忆》和小说集《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他的短篇小说《作家之死》获得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黑白时代》获得首届人民文学·90后星生代文学比赛季军。

  《万物春生》中的“我”是倪氏家族的独孙,因思维反应慢,被人视为“傻子”。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在十岁那年春节前后的所见所想,将倪家三代人的生命画卷铺展开来。

  在第二届福建文学好书榜评选中,评委给《万物春生》的推荐理由是:这部长篇小说中的12章节,可以看成12则短篇小说,可任意打乱顺序阅读。捕鱼、抓鸟、放牛、赶墟,纯天然心态的生活,时间与空间都是模糊存在的,只有动物、植物与人是实在的。用不解世事的“我”的眼光来观看生活,把社会生活内容淡化再淡化,把亲人间的情感与生存细节进行生物自然形态式的讲述……

  创作时“真诚”是关键

  采访中,林为攀坦陈:“现在审视这本写完一年有余的小说,‘真诚’二字让我面无赧色。写这本书时,我尽量关闭手机,尽量不与我的‘狐朋狗友’来往,就连话都变少了,写作让我由一个话痨变成了哑巴。”

  聊到创作花絮,林为攀说:“真诚是长篇的食材,结构则是佐料,缺了真诚则无法成席,少了结构味道又难免寡淡。创作《万物春生》时,我将故事劈成三截,先捡第二截开始写,然后回过头去写第一截,最后再处理第三截。后来我看川端康成的《雪国》,发现他老人家采用的也是类似的结构。”

  读者可获小说电子版

  记者了解到,在周日阅读推广活动中,《万物春生》责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郑筱诗将和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文学》杂志副主编石华鹏以共读嘉宾身份,与作家、读者一起交流。

  郑筱诗对《万物春生》有独到的解读:“林为攀写这部小说,是为了给童年作个告别。他书写自己最难忘的那段记忆和最熟悉的那片土地,文字既有稚气之声,又有一股苍凉之意。”石华鹏亦表示赞赏:“《万物春生》是部有着自己的叙述声音和激情的作品。该书打乱了叙述的时间和逻辑,让小说具有神秘的气息。”

  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万物春生》,福建省图书馆通过与作家联系,制作了该书的电子版。读者只要关注福建省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万物春生”,就可免费得到电子版的《万物春生》。周日共读会上,作家林为攀还将现场举办签名售书活动。

  

  林为攀

  

  《万物春生》封面

  “闽人·闽读”阅读推广活动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作家协会

  协办:福州晚报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