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为AI公务员上岗的时候,后续很多治理性的问题,还是需要提前考虑

2025-02-18 01:02:00    字号:

  干得快、错得少、还懂得多……深圳70名“AI公务员”已上岗!
  据广州日报消息,深圳市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据报道,目前,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初稿一键生成。“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分析时间缩至分钟级。“深小服”数智党务工作者覆盖党务咨询、流程规范各项业务,覆盖全区全体党务工作者。“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
  值得注意的是,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月16日,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此前,2月10日深圳已完成DeepSeek R1(671B)满血版模型在政务云上的部署,并于2月13日组织开展全市使用操作培训,成为全省首个基于政务云信创环境下全市范围部署应用DeepSeek的城市,也标志着深圳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时间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覆盖基础电信企业、云计算、芯片、金融、汽车、手机等多领域。其中,包括华为、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在内的多家云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约20家车企宣布在智舱场景或AI运营领域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多家券商、银行、公募基金也表示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甚至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世界级云计算巨头都宣布接入DeepSeek。
  据央视网,过去几年,大模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是付费使用,价格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而这次,DeepSeek主打一个公开免费,想用拿去用——格局打开了!看看这个车机系统接入DeepSeek的应用案例:司机随口一句“我累了”,智能系统就善解人意地关闭车窗、调整座椅靠背、开空调、换氛围灯,还设置好了叫醒服务。设想一下,如果各行各业都接入了大模型,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有些心动呀?
  此外,多地宣布已将DeepSeek应用于政务系统。青橙融媒2月15日报道称,近日,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技术团队,完成了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据微信公众号“赣州改革”2月14日消息,日前,江西赣州市已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成为全省首个成功部署上线该大模型的地级市。此外,无锡市数据局2月16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近日,无锡在省内率先实现政务信创环境下DeepSeek-R1-671B全尺寸模型部署,通过融合通用大模型的泛化能力与政务数据集专精优势,为“城市大脑”注入更强大的AI动能,正在重塑城市数字治理的智能化版图。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广州发布”2月16日消息,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消息称,本次大模型上线工作依托数字广州创新实验室实施已完成DeepSeek-R1等模型深度适配国产硬件,将通过政务专网算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民生政策解读系统、12345热线工单分派等政务领域应用,政务办公、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多个热门政务领域已率先探索应用DeepSeek模型优化工作和服务场景。
  (《每日经济新闻》2025-02-17)
   
  评论:AI革命大潮来得如此迅猛,没有领域可以幸免。
  当我们在为国家科技跃迁鼓掌的时候,后续很多治理性的问题,还是需要提前考虑。
  比如,有时责任主体难以分清。体制内工作对于责任边界的划分要求很高,因为涉及条条块块的利益划分,而AI最优解却是大统筹,最大程度形成合力,解决掣肘和合成谬误。
  有些现实问题难是难,可Deepseek以及国产AI的巨大进步,又恰好是我们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机遇,抓住了,整个国家的治理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机遇与挑战”并存。
  未来的数据化、信息化、AI化将在十年内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教育、工作等一切。如果AI对体制内赋能这一步走好,一个极为高效的中国,不知道会现代化成什么样子。
  但是,也总有人需要承受时代发展的代价。
  (微博@科工力量2025-02-18)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