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绍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化“两业融合”的思考

2024-07-22 11:37:00    字号: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部门。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在浙江工作时就指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下称“两业融合”),是绍兴建设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绍兴生产性服务业及“两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
  在政府和企业合力作用下,绍兴生产性服务业及“两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建立了重点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生产性服务综合体和七大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区、县(市)全覆盖,为印染、集成电路、袜业、珍珠、伞艺、厨具、轴承等特色产业企业提供工程师技术支撑;二是“两业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主体培育取得一定成效,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名单,2家企业平台被确定为国家专业型互联网服务平台,20家企业获得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6家企业平台被确定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三是围绕浙江省四大重点平台产业及现代纺织业等优势传统制造业,建立了35个重点研究院。但是,与一些先进兄弟城市相比,与浙江打造全国“两业融合”发展引领区的目标相比,与绍兴建设全省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对现代服务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增加值占比低。根据现有数据计算,绍兴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50%,杭州和上海超过7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粗算绍兴为10%左右,杭州和上海超30%。绍兴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数量只有60多家,不仅与5356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悬殊,而且缺乏知名龙头企业,尤其是缺乏软件信息技术和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的龙头企业。在81家境内上市公司中,生产性服务业只有3家(轻纺城、世纪华通和瑞丰银行)。近年来引进的有一定区域知名度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常驻本地的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技术骨干,服务本地制造业企业和培育人才的能力还不足,企业成长缓慢。制造业的软性化程度提升在绍兴体现得还不显著。
  缺乏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平台。绍兴产业集群服务综合体和产业研究院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缺乏对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巨大牵引力的新兴平台型企业。2020至2023年间,全省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119家单位中,绍兴仅占7席,排名位居全省第六,远低于杭州、宁波和嘉兴。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力和人才吸附力机制未形成。目前,在绍校地合作研究院多以研究生见习实习、项目参与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具备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相比其他城市校地合作研究院,如浙大衢州“两院”(2019-2022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33人)、浙大台州研究院(至2022年底招收硕士研究生299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2022年首届招收硕士研究生400人),在绍校地合作研究院对人才培养和人才保留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制造业企业对市外服务机构依赖,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循环,导致人才吸附力不强,利润外流。绍兴绝大多数规上制造业企业,制造端所需的技术服务以企业自己的研发团队解决为主,上游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设计端的服务以高能级城市的大型生产性服务业机构提供为主。2010年以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跨市流动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尤其在2018年以后,绍兴引入沪杭甬企业、杭州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科技、软件信息和金融业等)增长最快。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依赖,是绍兴“两业融合”的显著特点。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两业融合”的思考与建议
  提升认识,规划引领。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键,是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规模报酬递增,即初期集聚阶段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但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可重复性使用,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二是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具有空间外溢效应,即服务辐射面积广,小范围集聚,大范围受益。因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政府推动是关键。建议,第一,把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建设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要抓手,通过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在测算摸清各类具体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和占比底数基础上,对标先进城市,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并成为“十五五”综合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给予要素保障。第二,重点突破,规划建设全市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集聚,可分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两类,实证研究表明多样化集聚,相互产生正的外部性效应,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研究院的专业化机构,置于多样化服务主体集聚空间中,更有利于其生命力壮大。建议利用袍江印染、化工企业搬迁出去的有利时机和优越条件,打造全省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区、“两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全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样板区。一方面,瞄准国际国内大型著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下大力气引进,形成“羊群效应”,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生态;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带动更多的实力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发展,培育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掌握品牌终端渠道,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发挥引领作用。三是鼓励现有的分散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并科学规划布局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目标人口规模、结构、需求特点相匹配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主体。
  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促进研发科技和软件信息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集聚,加快研究院学术骨干大量流入,增强人才吸附与孵化力。人才集聚关键在于建立人才使用地区、人才所在机构和人才个人相容的激励机制。为推动激励相容机制创新,国家提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2020年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试点单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按规定给个人的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不受单位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充分发挥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等解决激励相容问题的具体方向和内容。但是,目前还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形成巨大推动力,开出繁花,结出硕果。建议绍兴率先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以改革为牵引,实现重大突破。第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做法,给予科研人员明确预期;第二,创新激励。大力引进知名技术成果转化机构,培育本土机构,促进绍兴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促进全国科技成果的绍兴使用;第三,设立绍兴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企业出题,主要解决本地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以被企业使用为结题条件,根据企业使用效果进行一定奖励或继续立项深化研究,确保市级自科基金项目的可转化性和成果的有效性;第四,探索形成和营造研发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绍兴模式”,形成人才潮涌效应。比如,可参考以色列的“442”比例分配模式,即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收益,40%用于奖励科学家和团队,40%用于大学科研机构发展,20%用于技术转化公司的运营。
  打造品牌专业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建议,第一,推进平台的虚拟集聚能力建设。在大力促进实体集聚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本地企业创办的国家级、省级平台提升发展,大力支持拓展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集聚,形成对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各类企业和生产要素的强大聚合力,实现所有企业都能在平台上找到细分需求的服务商。通过平台虚拟集聚能力提升,带动和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提升。第二,政企联合打造增强本地产业链韧性的专业产品测试基地。绍兴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市,有规上企业160多家,近年来的产值和利润增长都达到两位数。但是,在整车激烈竞争态势下,压力不断向下传导,零部件企业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企业提升产品效能投入不断增加,力争经过大洗牌形成有韧性的产业链。多家企业提出,希望政府支持建设一个大型新能源汽车检测基地,供相关企业便捷测试产品抗压力、抗振动、极速转向反应等各方面的性能。
  积极争取全国试点示范。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投入产出精准统计还比较困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推动投入的激励,试点示范对先行探索和推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根据绍兴制造业发展优势,积极争取与重点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国家试点,以先行先试推动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2024-07-19,绍兴市委党校教授 杨宏翔)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