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走在前、挑大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2-19 10:27:00    字号:

  经济大省“挑大梁”,山东经济发展成效斐然。2024年,山东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增速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5年,山东省经济工作怎么干?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山东将围绕着10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即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求实效;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上下功夫、求实效;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发展壮大现代海洋经济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加快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上下功夫、求实效;在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上下功夫、求实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上下功夫、求实效。
  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202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扩内需促投资 畅通经济双循环
  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024年1—11月,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三位,增幅连续20个月好于全国;进出口突破3万亿元,其中出口增长6.9%,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110.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10.4%。
  在扩内需、促投资领域,2025年工作怎么干?中国经济时报获悉,山东将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着力实施提振消费行动。认真落实好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制定扩大消费一揽子措施。突出抓好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培育、消费场景创新,开展一系列优惠活动。二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实施15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推动3900多个项目投产达效、新增产值5000亿元左右。围绕重大战略、“十强”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储备优质项目。三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力争交通、水利分别完成投资2500亿元、800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 塑强产业新优势
  传统产业是山东的“深厚家底”,以化工产业为例,山东省炼油能力1.89亿吨(每年),占全国五分之一的份额。轮胎产能5.8亿条,占全国的55%以上,纳入国家统计的54个重点化工产品中有23个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有色产业,氧化铝、电解铝、黄金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近两年,山东省“四新”经济投资占比提高了约4.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约4.5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时报获悉,山东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两重”“两新”,突出破解项目的要素制约,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塑强新动能新优势,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此外,还将围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拓展绿证应用场景等方面,分别制定支持政策,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
  聚焦支持制造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已累计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达到6家,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尚未开展评审。山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贺晓文表示,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集群重点项目建设;二是集群促进组织建设;三是集群重点工作的开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
  山东省新能源领域发展迅猛。2024年6月,山东成为东部沿海首个装机破亿的省份;10月,新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12月,风电光伏装机首次突破1亿千瓦,2024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超过2100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指出,2025年,山东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城乡建设方式绿色转型,全面建设美丽山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先行区建设。
  在供给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企业端,以标准提升倒逼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重点抓“源头”控碳;在生活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能源的储备和消化吸纳是制约发展的难题。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深入实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乡村振兴求实效 高质量打造齐鲁样板
  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2025年,山东省农业怎么干?中国经济时报获悉,2025年,山东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求实效,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山东要更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老旧配套设施。强化“德聊吨半粮”“鲁西南”等六大引领区示范带动,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更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抓好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更强举措发挥片区引领作用。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片区75个。
  (《中国经济时报》2025-02-19,马会)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