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宜粲:韩国公共外交 促全球利益良性循环

2022-02-15 03:03:00    字号:

  由中评智库基金会、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中美战略竞争期的中韩关系与东北亚安全”于2021年12月17日在线上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青年学者围绕中韩关系、朝鲜问题、东北亚安全等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申宜粲就韩国的公共外交发展进行了发言。
  申宜粲表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前外交官艾德蒙·古里安(Edmund Gullion)提出公共外交概念以来,公共外交一直是冷战时期美国向国际社会有效宣传对抗苏联政策和意识形态工具的一种方式。从概念上讲,公共外交是与传统外交不同的一种外交活动。公共外交是指通过国家间和国际间的交流,建立对本国历史、传统、文化、艺术、价值、政策、愿景的共鸣,从而促进外交关系,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的外交活动。
  冷战结束前,韩国的公共外交因意识形态的矛盾而受到限制,其作用也仅限于提高韩国国际地位的体育或文化知识外交。此后,公共外交从2010年开始正式被国民所熟知,并于2016年实施了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战略,制定了《公共外交法》。此外,文在寅政府上台后,韩国在2018年设立了国家外交中心,为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韩国的公共外交项目不断增加。因此,韩国的公共外交正在为这个中等力量国家在国际社会上起到一个核心作用,通过代表性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和韩剧可以创造文化外交的价值和规范。
  如上所述,韩国的公共外交比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民主化和工业化的成功,韩国的国际地位和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提高,韩国政府非常愿意在国际社会传播这些资讯。第二,随着韩流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利用韩流的公共外交也在不断推进。第三,公共外交在历史和领土纷争尚未得到解决的东北亚关系中,成为向国际社会传达我国立场的关键因素。
  申宜粲指出,通过这一发展过程,韩国的公共外交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以韩流为基础的文化外交奠定了韩国公共外交的基础。文化外交虽然只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但在韩国,文化外交在韩国公共外交的整体方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韩国的公共外交中,知识外交与文化外交一样,都是体现实力的部分。知识外交是将知识作为资产发挥软实力的外交手段,而韩国是知识资产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家。韩国在公共外交和软实力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知识共享计划(KSP)和发展经验交流计划(DEEP)就是代表性的例子。第三,韩国公共外交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的特点。参与公共外交是作为公共外交的主体吸引国民参与的形式,合作公共外交是指与国民合作,与外国政府或机关共同运营项目。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从一开始就实施了这种参与合作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例子就是国家外交中心。
  虽然韩国外交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迅速,但韩国的公共外交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在过去的30年里,韩国在公共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韩国的公共外交却以国家为中心,有可能导致封闭的民族主义。考虑到韩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能力逐渐提高的情况,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公共外交有可能助长过分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引起其他国家和国民的反感。其次,韩国公共外交的问题是,每次政府改变,韩国外交政策的方向就会改变,缺乏连贯性和长期性。韩国政府在对外政策领域很难获得长期的信任。
  要想克服这些问题,申宜粲认为,首先要摆脱以国家为中心的公共外交,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实现相互理解和分享。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有必要参考德国和挪威的事例。这两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宣导规范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政策。特别是,考虑到在美中矛盾中,韩国应该独立确立自己的立场的国际政治现实,在国际社会中构建韩国自己的中间价值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为了维持韩国外交政策和公共外交的一贯性和长期性,即使政府更迭,也要达成最小限度的国内协定。另外,在进行公共外交的过程中,应该提供公共讨论的场所,鼓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企业、媒体、市民社会等各种团体来确定韩国公共外交的方向。最后,考虑到数字技术在国际社会的重要性,有必要利用韩国的外交资产——数字技术,加强数字公共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短时间内实现民主主义和经济增长的国家。韩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将逐渐增强,韩国公共外交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公共外交传播韩国的价值观和规范,形成全球共同利益的良性循环。为此,有必要加强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的合作。
  (中评社2022-02-13,郭至君、梁帆)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