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对冲?一些国家企图发起新攻势

2024-06-06 10:40:00    字号:

  港口竞争正在与不断加剧的大国地缘博弈同频共振。为了对冲竞争对手的影响,美西方不仅在传统基建领域频频发力,声称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替代性”方案,同时也在不断加码新赛道,企图以非对位竞争发起新攻势。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正在海外港口竞争中形成合力,个别国家正在成为对冲计划的“地区总代理”。
  一、提供“替代性”方案
  美西方声称要提供“替代性”公共产品来对冲对手的影响力,强调通过战略层面的对接和调动民间资本来推动港口投资和建设目标的实现。
  美国方面,特朗普执政时期抛出了“蓝点网络”计划,试图为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设定美国主导的认证标准。拜登上台后推出“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无论是美国国内港口建设还是海外港口项目合作,均是倡议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欧盟启动包括海外港口项目合作在内的“全球门户”计划,宣布2021~2026年投资3000亿欧元。
  日本早于美欧在2013年提出了“基础设施系统出口”战略,将其作为“振兴日本”的三大路径之一,其中港口是日本“基建出口”的重点领域。
  美国主导圈建的各类“小圈子”也同步发力。七国集团2022年启动了“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美日印澳“四边机制”设置了基建协调小组。“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印太战略”和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工具,关注能源供应链、数字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成为开展海外港口竞争的又一平台。
  在南亚,2023年11月,美方宣布由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为斯里兰卡科伦坡港西集装箱码头的长期开发提供5.53亿美元资金,该笔投资占该码头建设所需7亿美元资金的约80%。《南华早报》评论说:“这一项目可能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国资助、印度开发的公私合作模式的出现。”该项目紧邻斯里兰卡与他国已开展的港口合作项目,显而易见,是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正面竞争方案。
  在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地区,2024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透露,美国、日本、韩国将携手实施开发合作项目。美国国际开发署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韩国国际协力机构就此开展了业务层级的对话磋商。
  在非洲,美国和欧盟宣布协助非洲中部三个国家构建“洛比托走廊”——以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洛比托港为起点,连接刚果(金)南部,再前往赞比亚,包括港口、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
  在中东,美国与以色列、阿联酋、印度构建中东“四方机制”,提出运用“印度在基建方面的专业能力”在中东地区开展港口等关键基础设施合作。美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和欧洲国家也宣布联合开发中东基础设施,拟通过港口和铁路网连接阿拉伯国家并将之与印度联通。如今,这些中东计划已因巴以冲突而中断。
  美西方在海外港口竞争中的种种攻势值得关注,但其能否取得实效尚有待观察。
  首先,数十年来“脱实向虚”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西方实体经济人才和技术储备十分空虚,美欧在全球“硬基建”市场上的存量十分有限,这种状况令其难以全面铺展海外港口竞争。2024年3月26日凌晨,悬挂新加坡国旗的“达利”号货轮撞到美国巴尔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导致钢制桥体坍塌,人员和车辆坠入帕塔普斯科河中,巴尔的摩港濒临瘫痪,久久不能恢复正常运营,即折射出美国基础设施和基建能力的衰败。
  其次,目前来看,美西方政策宣示不少,政府实际出资却不多,这会导致规模大、耗时长的海外港口类项目难以落地。如果调动西方私营资本参与项目投建,“逐利第一”的本性会使其选择风险小、获利快的项目。私营资本对战略性项目的积极性,恐难达到美西方政府的预期。
  二、发起非对称竞争
  由于在成本、工期、规模效应、吞吐效率等方面难以赢得竞争,美西方正在试图颠覆“质优价低者胜”这一既有的、相对成熟的港口竞争逻辑。
  随着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度演进,气候治理和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成为国际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这一背景下,美西方大打“绿色”牌和“信息安全”牌,在“硬基建”问题上掺杂进“软竞争”,试图为未来的港口项目竞争增添绿色和数据安全等新规则、新标准,图谋通过改变现有“游戏规则”来改变港口竞争结果。
  拜登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强调气候变化议题,并将“绿色航运”作为其气候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2021年9月,美日印澳“四边机制”首次线下首脑会晤提出,“四国拥有多个世界级大港”,“有无与伦比的条件”以洛杉矶、横滨、悉尼、孟买为主要港口支点,构建脱碳、绿色的海运价值链,在2030年前建成2~3条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美日印澳“绿色航运”走廊。“印太绿色航运网络”“印太绿色港口网络”写入了拜登政府的首份“印太战略”,被列为落实“四边机制”的重要举措。美版“印太战略”还称,“四国将共同在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推动高标准基建,努力提高其网络能力。”“四边机制”多次就此对接,成立了“美日印澳航运工作组”负责推进。
  所谓的“绿色网络”,是试图以西方主导的新标准来阻止对手参与区域主要港口的建设、运营,目的是将对手挤出“印太”港口项目合作市场。如果“绿色”被打造成参与海外港口项目合作及港口具有海运干线支点战略地位的新标准,很可能会冲击以质优价低为核心竞争力的既有海外港口项目竞争“赛制”及以货物吞吐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既有海运干线网络格局。
  数据安全也是美国试图打造的港口竞争的新门槛。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几度发布报告,渲染对手构建的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称主导此类平台可提高一国对国际航运和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力,胁迫或干扰海外港口运营商,阻止美军通过商业港口运输武器、弹药等军备物资,扰乱美海军的战略和情报。2023年以来,美众议院多名议员联合提出关于所谓“数据安全”的议案。围绕所谓“港口数据安全”问题,欧洲议会也于2023年3月煞有介事地举行听证会,强调欧洲“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向。
  海运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海量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数据成为极具价值的资源。制造业强国出于自身贸易便利化的考虑,具有物流数字化的切实需求,但美国唯恐对手从传统港口强国迈向数字港口强国,极力抹黑和阻止对手在海外港口合作中提供数字服务。美国众议院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禁止国防部与涉及对手的港口航运物流信息平台签订合同,要求美国总统确保美国参与的国际协议写入禁止相关国家使用对手搭建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条款,比如,要求总统施压“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与对手主导建设的港航数据平台“脱钩”。
  目前,美国正在酝酿由美国制定国际物流数据传输和存储标准,由美国主导国际港航物流信息平台开发,由美国掌控对全球港口数据信息的监控。
  三、敦促日本“加紧布局”
  受到战后体制和国力的制约,日本较长时间内缺乏可用于对外战略推进的硬实力资源,从而形成了“经济外交”“海洋外交”等具有日本特色的对外战略推进路径。海外港口开发一直是日本“经济外交”和“海洋外交”的交汇点,是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日本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中写道:“确保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就是确保日本经济安全;日本要参与通道沿线国港口建设维护、运营管理,将与港湾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产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纳入战略视野;这十分重要,这是在塑造对日本有利的国际环境。”在战略实践中,日本一直倡导国家主导、官民一体推进海外港口项目合作,并以此维护资源能源海外供给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构建地缘经济布局、强化地缘影响。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始一直在推动海外港口开发,在东南亚、印度洋沿岸、非洲深耕多年,是开展海外港口项目合作历史悠久、成效显著的主要国家之一。经过70余年的经营,日本海外港口项目合作遍布各大洲并以“印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南亚)最为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共参与港口建设项目40余个,经营港口近30个,构建起了服务于国家战略关切的海外港口支点网络。日本看似低调,却是极具国际竞争力的海外港口开发大国、强国。
  美国自知缺乏竞争海外港口项目的硬实力,故积极支持日本持续推进海外港口开发,期待日本在大国港口竞争中发挥“地区总代理”和“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据日本《每日新闻》披露,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就向日本提供了“全球关键港口清单”,“清单”涉及东南亚、南亚、拉美、非洲等多个地区的重点港口,美国敦促日本在“清单”指向之处加紧布局,以对冲对手的“海外扩张”。
  在国内国际双重因素作用下,日本海外港口开发得到了更多的战略重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最高咨询机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参与会议——数次向日本首相递交“建言书”,强调海外港口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出新官民一体策略和聚焦“印太”等建议。
  日本“印太战略”强调以海为媒介的互联互通,海外港口开发一直是其主要内容。无论是安倍晋三版“印太战略”以“法治、航行自由、贸易自由”“经济繁荣”“促进和平与稳定”为三大支柱,还是岸田文雄版“印太战略”以“和平的原则和繁荣的规则”“用‘印太’风格应对课题”“多层次联通”“海空安全保障”为四大支柱,海外港口开发都是其主要内容。日本规划设计了南海海域的东西经济走廊和南部经济走廊、东非的北部走廊、纳卡拉走廊等多条通道,每条通道都以港口为支点,再通过铁路、公路向陆域延伸。
  日本的上述战略规划与美国煽动大国港口竞争的诉求一拍即合。日本提出的海外港口开发重点,包括马塔巴里港(孟加拉国)、西哈努克港(柬埔寨)、巨港(印度尼西亚)、蒙巴萨港(肯尼亚)、迪洛瓦港(缅甸)、科伦坡港(斯里兰卡)等,都在美国的“全球关键港口清单”上,因此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和支持。
  日本原本就在“印太”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和南亚经营多年,在印尼、菲律宾、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都有已经运营或在建的港口项目。如今,“四边机制”等框架进一步激活了美日、美日印澳的相互关系,日本已开始与相关国家交换关于海外港口开发的信息并展开具体合作。比如,日本与印度就共同开发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孟加拉国港产经济带达成共识,近日美日还承诺共同援助菲律宾建设“吕宋走廊”等。
  美日、美日印澳围绕绿色港口、数字港口的合作也在持续推进。
  2021年4月,美日首脑会谈达成一致,双方提出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碳中和,共同建设包括“绿色航运网络”在内的“美日竞争力和韧性伙伴关系”。2021年9月,“构建绿色港口、航运网络”又写入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合作清单。
  港航数据主导权争夺方面,日本早就着手在海外港口开发中推广日式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信息化标准。在缅甸,由日本提供技术支持的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项目已经步入使用阶段;在越南、柬埔寨,相关项目已启动建设;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日本在持续努力推广。日本的计划是,“支持相关国家与日本信息共享,推动日本主导的区域信息标准化。”鉴于以往经验,日本主导将约等于美国主导。日本还联合澳大利亚等国在亚太打造“TradeWaltz”跨境零部件采购数据平台,致力于将港航数据细化到中间品贸易层次。日本乐观地预计,到2025年,该系统的跨国企业用户将达到5000家。显然,这是美日、美日印澳在数字港口竞争领域维护“港航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经济安全”的举措之一。
  (《瞭望》2024年第23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王旭)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