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动力电池回收与利用

2024-04-17 10:29:00    字号:

  编者按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市场的快速扩张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更揭示了这一领域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社会价值。然而,行业繁荣的背后,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小作坊”的泛滥、电池流向管理的难度、回收价格的混乱以及技术和安全上的隐患等。为了深入了解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走访和采访了多家个体回收企业主、动力电池生产及回收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和专家,共同探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应如何健康、有序发展。
   
  动力电池回收:潜力与乱象并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新兴行业不仅承载着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任,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这个看似“前景无限”的行业,亟待规范发展。
  从市场角度来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的大量需求,而动力电池的寿命有限,当前到未来几年,将有大批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有机构预计,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在2030年前后市场规模或将达到千亿元。这意味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商机。
  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巨大商机之下也掩藏着重重隐患。动力电池回收并非简单的拆解和处理过程,其涉及到电池的拆解、分类、再利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然而,许多不具备资质的“小作坊”和工厂纷纷涌入这个市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给公共安全和环境带来了极大隐患。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小作坊”的存在还阻碍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们通过低价竞争,使正规企业难以生存。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整体形象,还会危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来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发展非常迫切。在政策推动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入行门槛,打击非法回收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动力电池回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企业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统一的回收渠道和管理平台,确保电池的规范回收和处理。更为关键的是,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动力电池的二次利用。
  唯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打造监管有力、市场有序、消费理性的发展格局,才能使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可以预见的是,在规范发展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行业的春天也将真正来临。
  (《中国经济时报》2024-04-17,王小霞)
   
  动力电池退役潮催生千亿产业 伪风口还是真火爆?
  对于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来说,2024年或许是一个新节点。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2024年1月至2月期间的销量更是同比增长29.4%,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让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成为焦点。
  根据工信部规定,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执行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者12万公里质保。如今8年时间过去了,2024年我国迎来了首批动力电池“脱保”。有行业人士预计,未来8年时间内,国内动力电池质保到期的汽车将累计突破近2000万辆,动力电池退役规模将迎来高速增长期。而就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现状如何?
  规模扩大但行业出现疲软现象
  根据咨询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全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持续发展,并从2021年的46亿美元将增长到2030年的228亿美元。而据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预测,截止到2027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14万吨;截止到203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或将增长至350万吨。
  面对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开始集体扩能,近5年来相关企业不断涌现。据企查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将近80%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于2021年左右成立。截止到2024年4月初,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总数达到12万家,数量相比5年前增长了9倍左右。
  一边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一边却是从业者反映的,从2023年年末开始,动力电池回收价格一路下行、市场出现疲软的现象。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联系了多家小型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和商家,以一辆2017年生产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为例,对于其75Ah、640V规格的动力电池,各商家进行评估后报价在5000-8000元之间。一些商家表示,目前整体回收价格至少下降了50%,今年能接到的订单也比较少。
  “现在退役的动力电池太多了,国内需求量处于饱和状态。再加上市场竞争越来越大,未来电池回收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河北廊坊某回收企业负责人刘女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此前绝大多数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都能挣到钱,但2023年之后,再入行的不少企业都在亏本,市场比较疲软。
  目前,新能源汽车常用的动力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根据券商测算,回收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利润率约为2.29%、14.91%,在整个回收过程中,经济价值最高的部分就在于电池正极原材料碳酸锂,因此碳酸锂价格与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利润紧密相关。
  根据上海有色网公布的价格显示,碳酸锂价格从2020年的每吨5万元涨至2022年的每吨50多万元。但在2023年年初碳酸锂价格开始下跌,截至2024年3月,碳酸锂价格已跌至约每吨11万元。与此同时,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锂矿企业利润也在持续走低。
  业内分析师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动力电池生产商产能过剩可能是主要原因,并且该现象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新能源汽车需求端目前也面临着消费力不足的困境。2024年以来,随着各大新能源汽车集体降价,业内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碳酸锂价格可能相对当前水平再下跌30%。这对于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中的企业来说,更加激烈的竞争或将到来。
  各方发力 行业渐显竞争态势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从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类型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以比亚迪、北汽、吉利等为主的汽车企业;第二类是蜂巢能源、天能集团、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第三类是格林美、恒创睿能等回收企业;第四类是以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厦门钨业等为首的原材料企业。
  从企业规模来看,根据工信部公布的1-5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显示,一共只有156家企业。其中,梯次利用方向的企业96家、再生利用方向的企业60家,具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双资质的企业仅12家。由此可见,在约12万家企业的庞大体量下,拥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占少数,多数企业仍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
  赛德美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小勇认为,利润大、成本低导致了“小作坊”野蛮生长。“有回收技术的‘小作坊’为节省成本,往往徒手拆解电池,尽管存在爆炸的风险,但是面对高额利润,很多人选择铤而走险,因此很多正规企业难以和这一类小商贩在成本上进行竞争。”他说道。
  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
  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小作坊”盛行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企业没有安全、环境、供应链溯源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因此在成本上可能更具有优势。“随着退役潮的到来,尤其是一些营运车辆的退役,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电池回收再生的环保价值也必须要兼顾。”
  目前,鱼龙混杂的“小作坊”已经占据将近六七成的市场份额。毅信环保总经理施沛颖介绍,目前国内退役锂电池大多数都在“电池黄牛”手上,或者直接流入了民间“小作坊”。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市场上仍有六七成以上的退役电池被无回收资质的“小作坊”消化。
  一位不具姓名的个体回收商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大量流入“小作坊”的退役电池基本都来自于网约车、汽车维修厂、租赁公司等C端客户,其主要是对行程在30万-40万公里的报废电动车进行回收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缺乏相关资质与监管的“小作坊”,在回收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动力电池中的污染物,如电解液、重金属等,具体排放去向难以追踪,都存在着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由此带来的环保污染风险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2024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在加强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方面《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
  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在市场竞争和监管加大的双重压力下,今年以来,部分“小作坊”开始退市。根据企查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份,今年我国已有大约1800家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销吊销,平均每天关闭约20家,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97%左右。
  规范化发展已成趋势 行业成长确定性强
  自去年以来,“到底谁来回收”的问题曾一度引发行业内的争议。但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发展。
  2023年6月,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定只有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电池护照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模式,中国车企将自行解决电池回收问题。
  2023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加大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力度。
  《管理办法》还明确且优化了动力电池回收责任主体。要求电池厂商向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动力电池拆解技术信息,并鼓励电池生产企业优先使用再生原材料、公开动力电池中再生原材料的使用比例。并由此前的“建议”上升为“法律”监管,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
  各地方政府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四川、广东、安徽、福建等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福建省发布了《支持全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若干措施》,对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给予奖励,对年处理能力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也给予补助。
  今年以来,相关企业均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进一步响应规范化管理的号召。
  回收企业正持续加强与汽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的合作,格林美已经与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岚图汽车、东风汽车、奔驰等在内的数家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建立回收网络和回收站点,确保动力电池在退役后可以方便地被回收。
  电池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对回收动力电池的溯源管理,构建闭环产业链。以天能电池为例,其利用遍布全国的线下营销渠道和线上回收平台的渠道优势,搭建逆回收网络,统一回收至处置点再生利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电池生产-销售-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生态闭环,将有效解决退役大型动力电池流通领域的“卡脖子”环节。
  相比于回收企业、电池企业有着天然的回收网络优势,汽车企业对于动力电池回收的规范化管理则显得任重道远。据悉,特斯拉官网明确表明用户不得随意处置电池,不仅需要在指定地点维修,还要通知官方其购买的电池去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各大车企的4S店得知,特斯拉、比亚迪、小鹏等知名企业均有自己的回收渠道。也有销售人员表示,虽然企业能够对不同品牌电动车进行整车回收,但仅限于以旧换新的形式。
  有行业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窗口期会更长,“蛋糕”将进一步做大。在规范化发展的引导下,“小作坊”式的企业和劣质产能的逐渐淘汰,将会让行业迎来真正的良性发展。
  而随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环保性与经济性兼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成为众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未来5年的必修课。
  (《中国经济时报》2024-04-17,王小霞、钟秋月)
   
  动力电池回收:蓝海市场背后的难题与挑战
  废旧动力电池是一座巨大的“城市矿山”,但如果处置不当也是一座危险的“火山”。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回收存在准入门槛低、中间环节多、回收链条复杂混乱等问题。因此,加强废旧锂电池回收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提高准入门槛,强化溯源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仍是蓝海市场。”多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将退役大量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虽然行业发展前景诱人,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电池流向管理难度大、回收价格混乱、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回收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等成为当前动力电池有效回收利用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市场混乱、管理难度大
  有机构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406亿元,比2022年实际市场规模增长近9倍。
  超千亿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万家企业相继涌入。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有156家,但据企查查的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总数达到了约12万家。
  虽然当前发展势头迅猛,但行业仍面临“小、散、乱”的局面,无资质的“小作坊”无序扩张、跟踪溯源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较低,有六七成业务被尚未进入白名单内的企业以及“小作坊”消化。
  “目前大部分的动力电池回收材料正在被非正规渠道分流,无法流向合规企业。废弃的动力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造成了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正规军干不过‘小作坊’成为一种常态。”一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上述情形也使得电池的流向管理产生了较大难度。
  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市场上看,如何拥有稳定的退役电池来源可能是行业共同的问题,一方面,是来自于“小作坊”的竞争,另一方面,企业也缺乏有效的渠道。
  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获取退役动力电池的渠道有限,具有白名单资质的企业为保证动力电池回收效率,在厂房、设备、环保处理、数字化等多方面投入较高成本,因而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而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因为有成本优势,则会采用抬高回收价格的方式获取原材料。这就导致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混乱,进一步影响市场秩序。
  张天任指出,这些“小作坊”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简单的修复包装或粗暴破碎后流入市场,严重扰乱了动力电池市场回收的正常秩序。如处理不当,其所含的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有机物以及镍、钴等重金属残留物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污染。
  废旧动力电池是一座巨大的“城市矿山”,但如果处置不当也是一座危险的“火山”。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回收存在准入门槛低、中间环节多、回收链条复杂混乱等问题。因此,加强废旧锂电池回收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提高准入门槛,强化溯源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也是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以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为例,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包品种繁多、结构复杂、连接形式多样、设计准则不统一、更新换代快,再加上退役电池的电池包品牌型号多样、退役状态不确定等因素,当前拆解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
  但人工拆解也面临诸多风险,比如电池包电压较高,存在触电风险;电池包内部线束、汇流排错综复杂,存在短路风险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产业链绿色转型”课题组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动力电池种类繁多,拆解工艺差异较大,处理过程也相对复杂和难度大。不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仍依靠手工拆解技术和传统回收工艺进行简单的回收处置与再利用,拆解效率较低,精细度较差,容易混入铜、铝、塑料等杂质,金属回收率低。同时,动力电池退役判定标准及检测技术、可梯级利用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技术、单体电池的自动化拆解和材料分选技术等产业化关键性技术不成熟,不利于回收拆解利用的规模化和高效化。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整体还处于偏低的水平,且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与前端高水平制造相比,后端拆解、梯次利用等环节还处于开发试用阶段,没有达到良好的应用状态。”上述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表示,行业需要着力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加大研究开发动力电池拆解技术力度,加快技术设备改造,提高电池回收利用效率,通过规模效益降本,从根本上解决成本高、效益低的行业困境。
  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技术上看,如何提升拆解再生效率、进一步提升价值元素回收率是行业下一步主要的攻坚方向。
  除此之外,动力电池回收的相关标准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如退役动力电池放电、存储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等标准缺乏,电池残值量的测量标准也不明确。有的企业缺乏安全、环保处置利用标准化技术,尚不能够完全满足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利用的实际要求。另外,动力电池再生材料使用标准和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核算标准体系尚属空白,不能满足动力电池低碳回收利用的需要。
  投入和创新不足
  更为关键的是,产业链上的企业对已投资和成熟产品依赖性重,对革新性技术投入不足。
  车百智库近期发布的调研报告《全固态电池有望引领新一轮电池革命》显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纷纷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导致多数企业增收不增利。行业领先企业特斯拉的财报表现也不及预期,同时多家新势力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
  在此背景下,对占整车成本约40%、决定整车关键性能的动力电池,大多数车企更倾向于采用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的产品,推动全新电池技术装车应用的动力和余力均不足。
  另外,当前电池企业更关注渐进性技术,防范风险意识不足。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对动力电池全新技术的需求不足,叠加与国外车企的深度合作面临高政策壁垒,与整车企业合作推动全固态电池上车应用的进展缓慢。
  与此同时,受近两年国内电池产能集中释放、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电池企业盈利压力增大,研发投入力度下滑。上述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多数电池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极少数企业微增。当前,我国电池企业更关注渐进性技术,如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2023年11—12月,半固态电池合计装机量超过0.7GWh。从全行业角度看,发展渐进性技术有利于巩固现有格局,但也要防范激进型全固态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
  “在技术投入和创新不足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商业模式也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陕西一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负责人何晨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动力电池闭环回收利用主体涉及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租赁公司、汽车和电池经销商、二手车市场、车辆年检企业、汽车拆解企业、电池梯次利用企业与再利用企业等,且商业模式也较为复杂。
  根据回收主体不同,目前电池回收有四种主流商业模式,一是以电池(材料)生产商为主的回收模式,二是以车企为主的回收模式,三是以第三方专业公司为主的回收模式,四是行业联盟的回收模式。
  上述“产业链绿色转型”课题组指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浮动影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空间,在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旦原材料价格下降和电池生产技术路线改变,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可持续性。
  “当前,行业需要打造高效的回收利用商业模式,鼓励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回收利用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回收模式,联合打造动力电池‘生产—使用—收集—梯次利用—再生’产业链,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推动动力电池高质高效回收利用。”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厂长张涛指出。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及行业专家表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全球关注热点,既是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末端,也是镍、钴、锂等战略资源绿色可持续供应的关键,更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要走向良性快速发展,核心需要顶层设计、政府监管和行业组织明确标准规范,还要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从设计产品之初,就应考虑废弃回收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体系化联动。
  (《中国经济时报》2024-04-17,王小霞)
   
  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回收企业要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准确的认知,拥有专业的材料和化学知识,也要掌握动力电池全面的生产过程数据,更要掌握低能耗、低污染的材料再生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成为热点话题。如何进一步做好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成为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采访和实地走访了多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及废旧电池处理厂,相关企业和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要做到绿色循环发展,重点是完善梯次利用制度。而在规范市场加强行业秩序整顿方面,可以通过各类优惠政策或研发项目来鼓励支持回收行业的技术研发,让企业能够不断地提升资源回收能力及回收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多方要携手探索创新相关技术和模式,才能为动力电池的绿色循环利用开辟新路径。
  加强绿色循环利用是关键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回收与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根据相关规定,电池容量在80%以下的退役电池降级用于备用电池、两轮车等场景,而对于无法梯次利用的电池则进行再生利用,可破碎提炼出锂、钴、镍等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循环利用。
  由此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回收利用,特别是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梯次利用及报废后的无害化处理。动力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增加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随后国家发改委在安排部署2024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时也提出,要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由此可见,提高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水平将成为今后推动产业低碳发展的重点方向。
  动力电池绿色循环利用是解决资源问题、成本问题及碳排放问题的关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撰文表示,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产业的永恒主题,环保的刚性约束倒逼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率和处理效率将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着较大压力,如果动力电池报废后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属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回收利用,特别是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梯次利用和报废后的无害化处理。
  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过程中,多位回收企业或商家表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要做到绿色循环发展,在实践上有效的方法是完善梯次利用制度。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可以将经过拆解重组后的动力电池,应用于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如低速电动车、备用电池、储能系统等。对于无法梯次利用的电池则可以提炼出锂、钴、镍等高价值的金属材料循环利用。在政策上最重要的是严把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关,让企业做到依法、合规运营,同时还要加大对绿色、高效回收的宣传推广,从意识上解决源头污染问题。
  而进一步推进动力电池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同样有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水平。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表示,推进动力电池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电池产品绿色低碳转型,要组织制定行业能耗、污染、碳排放标准,支持企业加强新材料、新工艺、高效装备等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完善行业管理规范,构建国家层面统一标准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完善绿色低碳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
  “通过开发退役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及扩充退役锂电池回收业务产能,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赣锋锂业已在江西新余、江西赣州、四川达州等地建成多处拆解及再生基地,退役锂离子电池及金属废料综合回收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其中锂综合回收率在90%以上,镍、钴金属回收率在95%以上。
  进一步加强行业秩序整顿
  近年来我国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很快,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406亿元,比2022年实际市场规模增长近9倍。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也显示,2018年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有近2000家,到2022年突破4.2万家,涨幅超20倍。为了规范行业发展,2018年,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五批企业白名单,共计156家,这些企业被视为电池回收的“正规军”。
  但电池回收产业也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跟踪溯源难,以及信息流、货物流、税务流不畅等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就有企业指出,现在很多退役的废旧动力电池,并未完全进入正规企业,而是流向了非正规的渠道。甚至在走访过程中有商户指出,超六七成的废旧电池都落入了二手商贩和“小作坊”手中,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一现象,国海证券关于锂电回收行业研究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追溯尚未畅通,回收政策尚未完善,同时回收电池正规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导致行业内“小作坊”数量远多于“正规军”。
  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让参与其中的企业合规竞争成为了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技术上,可以通过各类优惠政策或研发项目来鼓励支持回收行业的技术研发,让企业能够不断地提升资源回收率及效益。而从行业上,则可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灰色产业链发展。
  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需要加强白名单企业入门资质审核,加大对白名单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规范。一方面,能从根本上引导动力电池的合规处置,避免安全与环保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剑宇对于规范行业秩序也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在国家层面应该规范电池回收市场,积极扶持壮大具有电池回收利用资质的市场主体,通过专项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车企、电池材料企业参与电池回收行业。同时,还要鼓励支持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的研发,推动组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和产业联盟,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此外,还要加强行业秩序整顿,开展电池回收“黑市”专项整治,推行电池梯次使用的强制性检测,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风险,规避恶性安全事故发生。
  “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例如与电力、储能等产业联动,拓宽退役电池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规范和发展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首要任务是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回收行为,取缔不具备资质的“小作坊”,引导其转型升级或整合进正规产业链条中。同时,通过出台更详尽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设定高门槛准入条件,保障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持续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回收企业要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准确的认知,拥有专业的材料和化学知识,也要掌握动力电池全面的生产过程数据,更要掌握低能耗、低污染的材料再生技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猛增,持续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闭环备受市场关注。
  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刘静瑜表示,要由动力电池企业牵头,从产品设计源头规划电池回收路线,建立高效电池回收体系;制定回收过程的标准规范,确保回收低碳、环保、高效,并具备经济价值。同时,还要优先支持具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能力、掌握低能耗零污染材料再生技术的动力电池企业进行产业化布局。在布局电池回收的同时,可以开展“废弃—回收—再生产—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合作模式。这样,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退役,在未来几年,回收萃取的材料可以覆盖很大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需求。
  “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关键要对我国动力电池研发、设计、生产、装机、使用、维修、更换、报废、回收、处理、贮存及运输等各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和全时空动态调控和精准管理,强化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介入和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动力电池标准化、智能化、系统化回收利用体系,提升动力电池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减少全产业链碳排放水平。”宋向清说道。
  张天任则从两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方面,可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围绕能源类型、原材料、生产制造、运输与仓储、回收与再利用等环节,对标国际,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对节能减排贡献大的产品和企业,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发挥有关驻外使馆作用,跟踪研判国际领域在碳足迹计算标准、管理制度和实施等方面的成效,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环节核算方法,科学对比电池回收再生材料和原生材料的碳减排效果。
  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动力电池回收和利用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效地回收和利用技术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加强多方面的统筹合作,共同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政策,才能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与利用行业健康发展,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社会贡献力量。
  (《中国经济时报》2024-04-17,孙兆)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