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育支持政策要走好“三步棋”——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

2024-03-15 11:33:00    字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人口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数据表明,我国总人口继续趋于减少,我国少子化、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翼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口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在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新趋势下,生育政策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既要养小和养老,又要让劳动力普遍受益,还要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其中,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关键要走好“三步棋”。
  在有限财力的前提下综合施策
  中国经济时报:影响生育因素诸多,其中包括个人的意愿、家庭的经济条件、本身的生育能力等因素。鼓励生育成本远高于约束生育成本,而目前我们的财力水平还很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蛋糕”切好切出效果?
  张翼:世界各国的人口实践表明,政府在节制人口生育方面的制度投入,易于见效,鼓励人口生育的制度投入,虽然成本很高,但政策预期效果难以如期释放。这就是说,刺激生育的成本会远远高于节制生育的政策实施成本。就生育而论生育的政策配置也很难见效。比如说,降低养小成本是一种生育刺激政策手段,增加养老投入、改善青年的工作环境和提升其收入水平等也是一种刺激生育的政策手段。但只有既解决养老问题,又解决养小问题,才能维持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稍微提升适龄生育人口的生育意愿。
  总体而言,新世纪以来,人口出生率和结婚率的变化,要求我们要在有限财政的前提下设计人口政策。当前的生育刺激政策,地方政府在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平衡中努力形成和探索激励制度。当前的激励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育成本,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还需要做更细更深入的研究。
  发达国家的人口实践表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并不会直接提升生育率,家庭、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合力,才能将生育率维持在一个既定的水平。因此,单靠国家财力很难刺激生育率的提升。财力的投入可能在短期有效,但长期很难持续。因此,综合施策才是上策。
  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关键要走好“三步棋”
  中国经济时报:未来应如何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您有何建议?
  张翼:人口政策只有长远设计、持续推进,才能逐渐显效。当前,关键要走好“三步棋”。
  第一,要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放在首位。对流动人口而言,教育的均等化是重中之重。现在老百姓为何觉得生活负担重,主要原因是教育成本太高。农民的生育意愿稍高一些,但他们的孩子在农村得不到优质教育,只好将孩子带到镇里或县城租房上学——不仅要缴房租,而且还要妈妈陪读,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业,这实际上加大了农民的教育投入,他们不得不省吃俭用,把钱存下来支持孩子的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消费。
  第二,要从第一个小孩开始配置生育支持政策。生育既是家庭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发达国家的“三育”政策一般配置到孩子成年为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分步走,先将支持生育的政策配置到义务教育阶段,然后再扩展到高中阶段,最后再发展到大专或本科阶段。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第三,要打破以行政区划内户籍人口分配各种招生指标的制度配置方式,要坚决从以户籍人口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转变到以常住人口配置基本公共服务阶段。要实施动态化的资源配置政策。对流动人口而言,其在哪个城市就业,其子女就应在哪个城市上学,并允许其子女在就读的城市享有均等化机会参加高考。
  (《中国经济时报》2024-03-15,林春霞)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