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整治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2024-07-22 11:33:00    字号:

  直播、短视频等网络产品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一些不良网络产品错误的价值导向,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而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为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6个环节突出问题。
  一是短视频、直播平台。“二次包装”经典动画或儿歌,集中展示暴力血腥内容,摆拍校园霸凌视频,将校园霸凌行为娱乐化,诱导胁迫未成年人变相参与直播等问题。
  二是社交平台。在未成年人照片分享、交友信息等页面,发布诱导不良交友、引流非法网站等信息。
  三是电商平台。向未成年人售卖软色情手办文具等商品。提供有偿代骂,制作恶搞同学、学校的图文视频等服务。
  四是应用商店。利用相似标志和名称信息,仿冒未成年人喜爱的App,传播违法不良信息。
  五是儿童智能设备。设备自带App包含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以积分排行、功能解锁、背景更新等为名,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
  六是未成年人模式。模式下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养成不良嗜好等内容。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播、短视频等网络产品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特别是短视频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因而也被未成年人广为接受。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低头族”,捧着手机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的短视频普及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2018年的40.5%增长至2022年的54.1%。
  毋庸置疑,网络直播、短视频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让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但同时,一些不良短视频中存在的血腥、色情、暴力、早恋、炫富等低俗内容,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其错误的价值导向,对一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三观的扭曲,甚至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他们知识储备较少,人生阅历缺乏,很难形成理性的判断能力,在认知、思维、情感、行为和人格形成方面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次专项行动,聚焦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平台以及应用商店、儿童智能设备等方面进行重点整治,清朗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不仅向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且对不良网络作品的制作者、发布者和传播者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事实上,近些年,国家在网络生态治理方面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措施,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何一些网络传播乱象仍屡禁不止,这也许跟网络作品制作成本低、传播渠道便利、利益链条广、获利快、人们猎奇心理强等因素有关。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直播、短视频等网络产品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以及趣味性、知识性,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同样,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以及短视频进行学习,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一步,如何加强规范和监管,促进其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平台作为第一责任主体,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对传播内容加大监管、审查力度。要保持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推荐优质、积极向上的内容,改变博取眼球、“流量为王”等做法。
  二是用户要有道德底线意识,对作品加以甄别和筛选,多传播正能量,不传播低俗、以丑为美、以恶为善的劣质内容。
  三是学校和家长要担负起引导教育和监护的责任,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课后作息时间的喜好,并加以正确引导和防范,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成为不健康短视频的受害者。
  四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把审核关,督促平台依法依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对制作和传播不良网络作品的责任人或责任主体进行严厉整治,并要常抓不懈。
  五是社会要形成维护网络良好生态的共识与合力,发现不良网络直播、短视频要及时举报,形成人人喊打的态势,使之无处遁形,真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一道“防火墙”。
  (《中国经济时报》2024-07-17,林春霞)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