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量子信息已成欧美日国家战略,中国该如何布局
2024-04-24 08:54:00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科技强国与地区已将发展量子信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就量子信息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蕴含的巨大社会经济价值形成共识,系统部署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战略规划和研发项目来抢夺“量子优势”,由量子信息引发的新一轮“科技竞赛”与“大国博弈”已经拉开帷幕。赛迪智库电子所通过对各国量子信息战略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分析经验举措,对中国量子信息布局提出措施建议。
一、全球主要科技大国各有侧重地布局量子信息产业
(一)美国构建“顶层协调为引领,常设机构为基石,新设机构为中坚”的量子信息体系化布局
一是问题导向,前瞻谋划针对性顶层设计。美国于2018年12月发布《国家量子计划法案》,提出2019—2023财年向联邦机构提供12.7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量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联盟建设。2023年11月《国家量子计划重新授权法案》接续部署,计划在十年内追加超过48.75亿美元。两项法案确立了由美国总统领衔,联邦机构、大学、企业等高效协同的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框架。
二是美国依托其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了一批量子信息新型研发机构和研究团队。美新设国家量子协调办公室(NQCO)、量子信息科学小组委员会(SCQIS)、国家量子计划咨询委员会(NQIAC)、量子科学对经济和安全影响小组委员会(ESIX)等多个国家级量子机构。此外,美将能源部、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基金委、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等多个政府机构广泛纳入其量子信息体系架构,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组织架构。
三是围绕量子领域筹谋“去中国化”的国际联盟。2019年至今,美国已先后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十个国家签署专注于量子信息领域的双边合作声明。美国通过国际合作,在量子技术领域迅速取得竞争优势,并通过设置标准壁垒,遏制中国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意图已经显现,合围态势已经形成。截至目前,美国已通过行政命令、法案条款以及出口管制等手段,对中国量子信息产业进行围堵打压,进而削弱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地位。
(二)欧盟瞄准“量子互联网”全面推进量子战略,但成员国内部协同联动不足
欧盟全面推动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早在201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量子宣言》,呼吁发起量子旗舰计划。2018年欧盟委员会出台《量子旗舰计划》,计划10年内投资10亿欧元,旨在协调推进量子研究。2020年欧盟发布《量子技术旗舰计划战略研究议程》,以开发全欧洲范围的量子互联网为目标,为量子旗舰计划制定了全面详尽的发展路线。
欧盟成员国各有侧重地纷纷布局量子信息。法国、德国等7个国家已出台量子信息相关战略;西班牙、瑞典等5个国家在量子信息领域虽尚未出台明确的战略部署但已有拨款预算;14个其他欧盟国家则通过国际合作发展量子信息产业。
综合来看,欧盟各国量子信息产业高度分散、相互脱节,尚未形成合力。欧盟之所以能在全球量子竞争格局中成为重要一极,得益于其所有成员国的数据叠加。但单独来看,由于内部多国协调成本过高,欧盟各国尚未探索出高效的量子合作机制,单一国家尚未能成为量子领域领跑者。且欧盟内部脱节的量子战略直接导致其市场规模碎片化现象严重,单一市场规模较小。
(三)日本立足自身材料优势,打造小而精的量子信息产业
日本借力材料优势,强调差异化量子竞争。日本制定《量子技术创新战略》,作为其重要国家战略之一。除全球主要科技大国重点关注的量子计算机与量子模拟、量子测量/传感、量子通信/密码学外,日本立足自身材料领域独特优势,特别提出量子材料领域作为布局重点,旨在建设世界领先的高级量子材料供给基地。
以学科融合促进产品研发,以应用场景牵引产业发展。日本将“量子融合创新领域”作为日本发展的重中之重,将《量子技术创新战略》与《人工智能战略》、《生物技术战略》相互融合、共同推进,并提出药物研发和医疗、材料、能源、交通四大主要应用场景。相应地,日本重视具备量子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如“量子+材料”人才、“量子+制药”人才、“量子+人工智能”人才等。
基地担纲日本量子信息产业生力军。日本根据量子信息各领域技术特点,从基础研究出发,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中心,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为核心组织,汇集人才、技术等,日本前后设立了10个“量子技术创新基地”,不仅力图加强量子技术研究,更意在加强量子产业的早期建设与布局。
二、各国量子信息战略布局经验举措分析
通过对各国政府量子技术发展规划进行系统研究,可归纳出三大共性举措。
(一)重视应用导向
统观各国政府制定的量子技术发展战略与规划,量子技术成果作为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始终是其首要考虑的目标。为了加快量子技术成果进入市场的进程,各国政府在各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划中都制定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措施,包括产学联合研发项目、量子能力中心、工业竞争力灯塔项目等,将学术界的研究能力与产业界需求充分结合。
(二)在兼顾全技术领域和技术路线的同时侧重量子计算
各国在规划中覆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以及使能技术等所有主流的量子技术领域,在每一个技术领域中也尽可能跟进当前所有主要的技术路线。其目的是避免选错技术发展方向、错失发展先机,同时在未来掌握量子技术全产业链的技术主权。各国政府在兼顾的同时也有所侧重,多数国家将有望产生极大经济价值的量子计算产业作为短期发展重点,将制造出一台自主生产的量子计算机设定为具体的短期发展目标,有利于集中资源快速追赶头部国家,避免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完全被动地位。
(三)关注量子技术专业人才的获取
量子技术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充足的专业人才,各国政府为此制定了从中小学到高校再到企业的全阶段教育培训计划,以培养、吸引更多人才从事量子技术研发。特别是通过政府让量子科学这一高精尖学科的基础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做法,既能让中小学生及早对量子科学有一定了解,也能唤起部分学生对未来从事量子技术领域相关工作的兴趣,为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打好基础。此外,各国政府在培养本国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延揽国外人才,通过增加量子学科的大学教职数量、降低产业界和学术界身份转换难度、为归国的专业人才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全球量子技术人才。
三、措施建议
(一)加强机制创新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国家层面量子信息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加强产业、创新、财政、金融、区域等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深化央地协同,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构建区域性量子信息发展集群。推动校企联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扩大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规模,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
(二)强化应用创新
加大科研、计量等基础研究类场景的深度挖掘,鼓励制造、金融、交通等行业主动探索开放应用场景,组织量子信息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路径和方法。面向电力、医疗等重点行业,发挥大型央企国企用户牵引作用,加强供需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强化产品配套、研发协同,加速市场共建。
(三)推动平台创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突破,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量子计算中心。引导央企、国企与研究机构、地方政府形成创新联合体,建设量子区域创新中心,形成政产学研联动的协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以已经形成的量子信息相关的主体集聚、人才集聚、科研集聚为先导,推动产业集群进一步集聚,打造国家级量子信息产业创新示范区。
(澎湃新闻2024-04-23,赛迪研究院 李雅琪、牛家祺、温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