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儿”专访郑永年:“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实实在在地造福沿线百姓

2023-10-19 04:46:00    字号:

  导语: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近日赴北京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他在接受新京报“政事儿”访问时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之际,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接受“政事儿”专访。他认为,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这一公共产品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
  郑永年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中美关系、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日,其著作《中国叙事》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谈及中美关系发展,郑永年说,中美两国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两国需要,更是世界结构、世界秩序的需要。“我们应当保持良好势头来改善、发展和巩固中美关系,因为这是造福全人类的一件事情。”
  谈“一带一路”倡议这十年
  “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实实在在地造福沿线百姓”
  政事儿:你怎么评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这十年?
  郑永年:谈起“一带一路”,我想起我的一个亲身经历。我最近刚从昆明乘坐中老铁路到了云南和老挝的边境磨憨,当地老百姓非常欢迎开通高铁,因为互联互通,他们的边境贸易确实发展起来了。
  “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十年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实实在在地造福沿线百姓。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所谓国际公共产品,通俗讲就是富国可以用,穷国也可以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让其他国家有机会富裕起来,进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最核心的包容式发展,于人于己都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还谋求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推动参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与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一脉相承。十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开放、包容的形象,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找到了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社会制度差异与地缘利益纷争的发展新途径。
  政事儿:现在“一带一路”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郑永年:过去十年,从修建医院、学校、体育馆再到修建公路、桥梁、高铁,中国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修建了良好基础设施,满足经济发展所需,我将过去十年称为“一带一路”的1.0版本。目前,我们已进入“一带一路”的2.0版本了,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世界先进规则、规制标准管理方式等。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这一公共产品,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世界发展迎来新机遇。
  政事儿: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持续发展?
  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为他国提供中国方案,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秉持务实、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原则和方向。我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信心。
  谈中国叙事
  “要使用人们普遍听得懂的语言”
  政事儿:向西方讲述类似“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把中国故事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叙事方法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郑永年:“一带一路”,自提出至今这十年,经验和成果颇丰。在基础设施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印尼高铁等都起到示范效应,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和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要把中国成功的故事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就要改变叙事方式。
  我认为,对西方普通老百姓讲述中国故事,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使用人们普遍听得懂的语言,“求同存异”,通过诉诸“同”加强理解,但“同”并不否认“异”,如果“同”的东西多于“异”,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第二,人们容易倾向于已经认同的事物,而会排斥自己不认同的事物,所以我们常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第三,理解和认知都是理性的产物,讲中国故事要基于基本事实、科学、理性,要叙述成功故事背后的制度要素,尽量避免把中国故事过于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而是要基于中国成功故事的经验来讲;通过和西方国家比较,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和中国过去的历史比较,以合乎逻辑和讲道理的方式来叙述中国故事。
  更具体地说,就是要讲好三个“可持续”,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稳定、政治有可持续的制度支撑和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时实现三个“可持续”的国家。从制度入手来叙述这三个“可持续”,基本上就可以把中国的“另一种制度选择”讲好、讲清楚,从而把中国的经验转化成基于概念和理论的软实力。
  中国的对外传播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对方造谣你的时候,如果互相谩骂、互相妖魔化,大家都陷入情绪之中。中国有很好的经验故事,有中国近代以来成功的革命、建设历史,有成功的45年改革开放。
  谈读懂中国
  “确立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
  政事儿:你在《中国叙事》中提出,读懂中国的核心目标是确立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需要构建原创性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何中国实践经验在中国叙事中如此重要?
  郑永年:读懂中国首先要解释中国,如果说现在读懂中国的效果还不够好,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把中国解释好。读懂中国核心目标是确立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
  西方的强大,不仅仅是经济体量大、经济技术强,更在于他们创造了一套建立在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能解释西方是如何发展和强大起来的。近代以来,最有效的社会科学理论便是“知行合一”,所有理论都有坚实的经验基础,是可以验证的。中国强大起来,也必须建立一套能解释自身行为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是帮助外在世界读懂中国的终极工具。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国的每一朝代都有详细历史记载,产生了大量史学家。明明有这么丰富的史料,为什么却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呢?丰富的中国实践没有被提升为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西方很早就把实践经验概念化、理论化。早期,很多中国学者简单照搬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但没有把中国的实践经验概念化、理论化。我们的经济学能不能解释中国经济、政治学能不能解释中国政治、社会学能不能解释中国社会?
  当然,中西方的社会科学有共同之处,都要探讨人类社会、探讨经济、探讨国家等,但自己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学习西方,一方面要学习他们的方法论,并与中国传统社会科学方法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国的实践经验概念化、理论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发现和指出西方的很多概念和理论已经解释不了中国现象,提倡和呼吁要建立中国学派,中国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必须建立在中国的实践经验之上。学术界和决策层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这需要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强调,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现在有些人又走到极端了,认为我们应当只用中文写东西。这是自说自话,西方人看不懂,也不愿意看。我们要在全面开放、跟西方对话的情况下,来构建我们自主的知识体系。
  政事儿:对外叙述中国的政治制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郑永年:近年来,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写作,我一直强调,要理解中国首先要理解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主体政治力量,中国所有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离开了中国共产党就无法解释其背后的发展逻辑。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理解中国的关键,就像我们要理解美国首先要理解美国的主体是谁。主体出问题了,社会就出问题;主体进步了,社会整体就会进步。
  向世界解释中国共产党,我认为第一要系统化,第二要学理化,第三要实证化。系统化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等各种关系讲好,否则西方就读不懂中国、读不懂中国共产党。
  学理化要把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决策过程、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转化为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只有知识体系才是永久性的,这方面需要加大努力。
  实证化就是一定要用证据、用事实把形而下的问题讲好。讲故事不光是立场问题,更在于细节、证据、事实。
  谈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性是中国文明的特质”
  政事儿: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自身现代化的关系?
  郑永年: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实事求是的政党、使命性的政党、与时俱进的政党、不被民粹主义情绪所挟持的政党,它比任何一个政党都追求现代性。一个政党如果不追求现代性,国家能实现现代化吗?答案不言而喻。我们要把这个逻辑关系讲清楚,就是以政党本身的现代性来引领国家物质层面的现代性、制度层面的现代性、人的层面的现代性。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重新确立了自己的现代性,在不断革新自身的同时保持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感。作为学者,要研究中国共产党,而不能简单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评判中国共产党。
  政事儿:如何理解政党制度的开放性?
  郑永年: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开放是其最主要特征。和其他基于宗教的文明不同,中国文明的主题是世俗主义。宗教文明的最大特点是排他性,而世俗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包容性,也即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用人来自五湖四海,代表不同阶层的共同利益。西方多党制可以称之为外部多元主义,而中国共产党是内部多元化,有事好商量,在政治协商过程中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种开放性,是中国文明的特质。
  谈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不是一对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国际秩序的两根支柱,一根都不能缺少”
  政事儿:你怎么看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郑永年:近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我个人对中美关系还是比较乐观的。今年以来美国各部长率团频繁访华,七月份基辛格博士百岁访华,前几天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代表团来华,这些都是中美关系回暖的迹象。
  我一直强调,中美关系不是一对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国际秩序的两根支柱,一根都不能缺少。没有中国,美国很难来支撑国际秩序,更不用说来重塑国际秩序。对中国也一样,没有美国的话,维持跟重塑国际秩序也很难。加之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中美两国已经产生了互相依赖、紧密关联的经贸关系。前几年特朗普搞脱钩,几年下来证明脱钩是失败的,脱钩既损害了中国利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经过这几年较量,我判断美国开始趋于理性。
  当然,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会结束,可能会越来越激烈。但中美之间应该是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基辛格老先生百岁来华也是基于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与美国之间,尤其与像基辛格先生这样理性的老朋友之间有很多共识。中美合作能解决的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问题,还能解决很多世界问题。但是不合作,不仅两国的问题解决不了,对整个世界秩序也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冲击。基辛格先生已经表达很多次了,中美之间一旦发生冲突,就不是两国之间一般的冲突,而是能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冲突。这一点我想中美两国都已经意识到了。
  所以,中美两国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两国需要,更是世界结构、世界秩序的需要。我认为,我们应当保持这个良好势头来改善、发展和巩固中美关系,因为这是造福全人类的一件事情。
  (《新京报》2023-10-18,何强)
   
  阅读延伸: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
  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这引起广泛热议。在八项行动中,第一项行动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未来,高质量互联互通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
  走过蓬勃十年 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不断深化
  过去10年中,远大集团副总裁丁元刚经常往返北京、湖南等地。他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协调公司在“一带一路”的许多项目。“共建‘一带一路’,深入人心,万众期盼。”丁元刚深有感触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共建‘一带一路’,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视野、新机遇,我们不断寻求合作、合资、合营的机会。”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从基础设施“硬联通”扩展到规则标准“软联通”,政策沟通广泛深入、设施联通初具规模、贸易畅通便捷高效、资金融通日益多元、民心相通基础稳固、新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赵晋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10年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值得关注,这包括巩固和扩大了“朋友圈”;构筑了坚实可靠的国际合作平台;提升了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和水平;增强了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深化了各国人文交流合作;开启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新进程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例如,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为共建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根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有关交通项目的全部实施,到2030年有望使全球收入增长0.7%至2.9%,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宗宪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核心要义。在他看来,基于政策沟通,形成一揽子的合作文件、促进贸易畅通,资源要素得以在更广泛的场域内实现最优化配置。通过资金融通,关键链路效率的边际改善,撬动全球经济活动的持续复苏。“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10年来,通过互联互通,支持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版图和产业分工秩序之中。在“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架构下,不同国家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诸如能源、矿产、加工制造能力或大规模市场等,并将之有机整合,释放出了巨大能量。
  奔向金色十年 推进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此节点上,如何看待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行动?赵晋平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认识其重要意义。
  一是顺应了共建国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强烈意愿和迫切需要。基础设施薄弱、国际通道不畅是许多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交通能源和信息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对于各方凝聚共识、协调行动、共享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必将获得各方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二是指明了下一个10年互联互通的实施方向和重点内容。过去的10年,中欧班列、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国际大通道功能日趋增强,能源、信息合作项目落地生辉;今后10年,应当重点推进立体式、多功能、广覆盖的设施互联互通,提高普惠性和网络化水平,让共建国家和人民共享更多建设成果。
  三是彰显了中国更好履行大国责任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在设施联通国际合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参与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贡献的积极意愿和能力。中方将进一步提升国际通道以及交通能源信息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软硬件基础条件。
  冯宗宪认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是对现有“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构成的互联互通基础框架的提升和完善。在他看来,这一行动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和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同时,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利用该中间运输走廊,可以加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外高加索、土耳其以及欧洲国家的经贸联系,并可以缩短中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
  二是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可以进一步将陆路通道的铁路运力大成本低和公路机动灵活的各自优势发挥出来,并形成互补。
  三是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可以让参与方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共同组建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松散型的“丝路海运”联盟,共同制定“丝路海运”服务标准体系和推动行业业务、政策创新,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海洋发展平台,这将给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后疫情时代的海运生态带来深远影响。
  “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有利于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推动市场开放和扩大货物贸易。同时,陆路、海上和空中丝路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带动‘一带一路’产业聚集、人文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还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和促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实施更多民生合作项目。推动形成基建引领、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综合效应。”冯宗宪说。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是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基础上更加精准的“工笔画”,符合共建国的诉求,更多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例如,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沿线国家更多,有望形成更多贸易往来。通过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的搭建等,让内陆国分享中国港口发展的红利,连接世界。“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等未来也有望在亚欧版图上形成新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赵晋平认为,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一是加快推进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制度性合作,签署更多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等。二是加强和共建国家之间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的政策协调与合作。三是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周边国家的直接投资,促进共建国家相互投资持续增长。四是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市场开放战略,提升区域内贸易比重。五是加快推动国内产业的数字化、绿色低碳化转型,扩大与共建国家的“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经验分享,提升数字要素和数字产品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合作。
  (《中国经济时报》2023-10-19,郭锦辉)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