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2023-11-01 10:41:00    字号:

  核心观点
  地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十年来,已形成了强大稳定的跨国区域网络和社会网络。各国合作不仅在各国政府间进行,而且依托地方各界、落脚地方基层、造福地方百姓。地方合作网络越密切,交流越深入,各国互利合作基础就越牢固。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巨大的国际经济合作工程,形成了21世纪历史上重要的公共产品,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承载和见证。地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十年来,已形成了强大稳定的跨国区域网络和社会网络。各国合作不仅在各国政府间进行,而且依托地方各界、落脚地方基层、造福地方百姓。地方合作网络越密切,交流越深入,各国互利合作基础就越牢固。
  “一带一路”友好城市(省州)合作网络不断扩展。据统计,60余个共建国家的城市同中国城市结成1000余对友好城市。目前,中国同共建国家的友好城市数量已从960对增至1577对,在中外友好城市总数中占比高达53.5%,有力促进了各地方的文明交流互鉴、人民相知相亲。中国友好城市(省州)的建设中,各地不仅与发达国家加强合作,也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交流。例如,中国与非洲、拉美国家的友好城市建设,不仅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合作,还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和机会。通过建设国际友好城市,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也为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友好城市的中外地方政府共同发起友城灯光秀、龙舟赛、图片展、夏令营、大联欢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共建国家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对“一带一路”的知晓率、参与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研究发现,在倡议提出后,历史上与中国友好城市交流程度较高的沿线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并且这一影响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行政机构、金融市场发展、劳动力市场效率以及商品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内陆国、低收入国、外汇紧缺国以及高人口红利国来说,通过城市结谊有益于其更好地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果。跨越山海,“城市外交”驰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网络推动与当地合作。截至2022
  年底,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125家,其中112家位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比近9成。整体上看,亚洲分布的合作区最多,占到总量的4成,其次为欧洲和非洲,分别占总量的30%、24%。进一步对地方政府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发现,中国已经在57个国家建设201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138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达到68.7%。目前合作区以加工制造型为主,也有部分商贸物流型、科技研发型等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全球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如云南省参与建设的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新城区,占地11.5平方公里,是中老两国政府签署的国家级合作项目,是老挝的国家级经济特区,被列入“一带一路”倡议优先推进项目,被写入《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截至目前,有131家中外企业入驻,涵盖9个国家。今后要加快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制定政策进一步鼓励境外经贸合作区与当地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动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对接与共享,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打造科技合作网络强化智力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在科技扶贫、创新创业、技术转移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惠及了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实现新跃升。国家鼓励和支持我国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地方等主体和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实现政府、民间双轮驱动。各省依托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行动。各地强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推动本省科技主体建立开放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体制,构建对接国际创新合作、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吸引国际创新资源、提升本省科技主体国际化水平的制度基础,利用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在园区国际合作、国际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探索。如陕西省与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方位合作关系,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已建和在建国际合作园区15个,共承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50余个,近三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同成交79项,金额17.38亿元。
  教育交流网络为共建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人才培养可为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合力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既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又能促进共建国家教育的普及公平优质发展,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与共建国家一起致力于民心相通、培养人才和教育发展等三大任务,重点推进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以及丝路合作机制三个重点合作领域。十年来,中国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与亚非欧三大洲的20多个共建国家院校合作建设一批鲁班工坊。留学生成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主体。《“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发展调查报告》显示,从留学层次看,本科生占比最高,共建国家来华博士生占全部来华留学博士生总量的近四分之三。境外办学方面,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本科院校数占境外办学本科院校总数的41%,较多来自东部地区高校。高职院校境外办学以校企合作为主,75%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此外,2015年西安交大倡议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围绕能源、化工、全球健康、法学、旅游、文化遗产等方向,形成了13个学科子联盟,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高校加入联盟,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一带一路”职教联盟成立以来,旨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五方联动”,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于2017年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
  文化国际网络交流不断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从“心”开始,通过政府、文化、经济、旅游、制度等路径,运用交心、动心、凝心、化心、合心等实践策略,取得良好效果。十年来,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化。共同创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和美术馆联盟,“一带一路”青年故事会等集中涌现,带动社会组织、青年团体、普通民众、政党、智库等多个主体的广泛参与。中国不断加强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中国与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从东南亚灿烂辉煌的吴哥文明到中亚古老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再到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让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新亮点。在开展吴哥保护工作中,中国工作队将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理念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经验和成果相结合,中国经验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形成卓有成效的中国方案。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国际合作项目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展现作为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一个标杆,为促进“一带一路”多元文化相通共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下一阶段,“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传播的文化项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医药、武术等传统文化内容以及教育、科技、旅游、公益慈善等人文传播交流领域的相关项目,都可以通过创新思维进行落地转化。“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国际交流中,民间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中,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大学、智库等民间力量,可以共同形成跨国家、跨领域、跨阶层的资源整合网络,多方联动落实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等中外民间组织推动中外民间组织建立近600对合作伙伴关系,开展300余个民生合作项目。72个国家和地区的352个民间组织结成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开展民生项目和各类活动500余项,成为共建国家民间组织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2023-11-0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院长 冯宗宪)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