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报告202420◇专题资料汇编:加强产城融合 助推城市更新

2024-06-26 05:09:00    字号:

  产业与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与城市反映出作为社会中的“人”在经济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一体两面。因此,产与城必然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寓产于城、以城促产的融合渗透发展,产城融合是两者共同的内在发展需求。应该来说产城融合、三生共融是城市更新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促进城市产业高效发展,我国各地通过设立产业功能区培育城市经济的增长极核,在取得一定发展成绩的同时,面临城市与产业割裂、增量空间腹地不足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更强调以产城融合为导向,通过规划编制引导城市产业片区的有机更新发展,促进城市生产、生活空间的高效复合。
   
   
  【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历程】
  纵观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历程,我国产业功能区大多以城郊型工业厂区为起点,与城市空间联系愈加紧密,二者呈现4个阶段化的互动式演进特征:
  第一阶段,城市开始在建成区周边设立工业厂区,产业功能单一、规模较小。
  第二阶段,随着地方各级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出现快速集聚化发展态势,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片区。
  第三阶段,在职住通勤、要素流通等因素影响下,城市生活区与产业功能区互动联系发展紧密。
  第四阶段,立足于产城融合发展导向,部分产业片区开始探索转型发展路径,产城二元空间格局逐渐被打破,产业片区与城市空间在综合交通、功能业态、设施配套等方面强化融合发展。
  (摘自《产城融合导向下的有机更新策略——以常州市未来智慧城为例》,《城市建筑空间》2023年第9期)
   
   
  【优化城市产业格局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外向增长模式转向内生更新模式,对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更高要求使得探索更集约高效的城市产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在以往的增长时代下,我国城市发展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重视房地产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知识密集型等产业的打造;重视城市外向发展而忽视已建成区的优化提升;重视单纯的空间增长,忽略了与之配套的产业功能的调整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加速优化升级,城市空间增长时代也已经面临终结,随之而来的诸如结构性失业率升高,房地产市场滑坡,产业驱动优化升级等新的问题,会对以往的以简单粗放的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更多阻碍与挑战。
  新时期下,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也不断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对应的作为经济的物质空间载体,城市发展也由原先的外向型,粗放式的盲目增长模式转向了内向型,精细化的精明増长模式,即不再重视单纯的建设用地增长,而更重视对已建成用地的高效利用,这意味着政府对于附着于土地之上的城市产业的定位发展的集约性和合理性更为重视。在此背景下,城市产业类型将逐渐转向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自身也对人才资源、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居民对于工作待遇,空间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的需求提升等种种变化,使得政府不得不对以往的城市空间模式进行反思并急迫探索新的途径。
  由于我国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刚性管控促使政府更多转向对城市已建成区的空间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因此未来的城市产业发展将更多着眼于旧城区现有产业格局的优化和提升。旧城区的产业格局更新与优化本就已存在诸多的难点,原因主要在于衰败的旧城区缺乏强有力的核心点以激活既有产业与引入新兴产业,更缺乏相应的空间条件和设施条件以维持产业的不断扩张发展和满足从业人员的生活需求,此外,旧城区以中低收入者和老年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兴产业入驻与发展造成了阻碍。在新时代的冲击下,面临着城市对于产业转型和提高效率的更高要求,原有的产业核心劣势、空间设施劣势和人口结构劣势将被进一步放大,旧城区的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新时期下的旧城更新应不仅仅关注物质空间层面,更应该重视产业和空间的协调和互促关系,以产业为基础,以空间为手段。在产业层面应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推动产城融合,并进一步完善生活链和服务链,提升居民工作生活品质;在空间层面,基于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土地自身的属性,对未来产值规模和空间规模进行精细评估和妥善布局,以适应旧城区空间寸土寸金的格局;实现城市产业和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基于产业格局优化策略的城市更新研究——以西安碑林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产城融合”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工业的发展壮大为城市的形成和扩大奠定了基础;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兴起,并又极大地推动工业经济的壮大。城市空间的布局优化为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更为多元化、有效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不仅拉动了消费、就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为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创造了良好基础,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城融合”的融合和协调重要特征,意味着城市和产业发展若不平衡,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没有产业,即便外形再漂亮,也会空心化,成为“空城”;城市满足不了产业的发展,产业没有城市作为依托,制约产业的发展,就会“空转”。产业和城市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意味着“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摘自《浅谈城市发展中的产城融合战略选择》,《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年第4期)
   
   
  【城市旧区更新存在的问题】
  1、产业空心化羁绊了旧区发展的持续性
  城市旧区一般存在大量的传统工业,其生产模式决定了低产出与高污染的特征。为改善人居环境,旧区通常采用腾退高污染生产空间的方式,以实现改善环境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染的问题,但是在传统工业淘汰的过程中,优质产业并未及时植入,导致城市旧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出现。
  2、导向物质化破坏了城市文脉的延续性
  我国诸多城市的旧区改造大都推崇“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认为推陈出新是激活城市旧区活力的唯一方式。在其更新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空间肌理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延续,使得原有的特色建筑、故时的景观空间、记忆的标识节点被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取而代之。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文化内涵的空间演绎,重物质轻精神的更新模式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毁灭性打击。
  3、更新片段化忽视了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城市旧区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空间,其土地利用复杂、利益主体多元、社会关系错综,都使得城市更新必然以片段化的空间作为更新的基本空间单位,这往往使得决策者忽略全区域发展的统筹考虑,最终造成旧城整体功能结构发展的失衡。
  (摘自《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昆山巴城镇正仪片区为例》,《城市建筑》2019年23期)
   
   
  【以产城融合推进城市更新的地方实践】
  (一)青岛楼山区:以产城融合为方向,建设高效集约、职住平衡的胶州湾科创新城
  2022年,青岛市启动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楼山区域被列入青岛重点攻坚的十个低效片区(园区),其中区域南片区即为李沧区部分,将先行启动青钢片区和碱厂片区的开发建设。抓住城市更新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市区两级的推动下,楼山街道多个版块同步推进,拆迁、平整土地、项目建设……
  引入新产业,激活片区动力,构建长效化发展模式
  旧城拆迁,不是为了拆而拆,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激活区域发展动力。
  李沧具有工业基因。新中国成立后,李沧成为化工、纺织、橡胶、机械、冶金方面的重要工业基地,是青岛工业经济的隆起地带。随着青钢等一众重工业企业的外迁,李沧区不可避免地面临产业空心化、发展动能弱、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
  今年,李沧区正聚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提出“优化片区控规,完善服务功能,导入新兴业态,打造一批区域增长极”,将利用低效片区开发引入新兴产业,激活片区动力,构建长效化发展模式。
  重工业企业转移给李沧尤其是楼山留下了大量的空置厂房和工业园区,盘活这些旧有建筑和区域,同时引进新鲜血液融合发展,时下,楼山正在按照“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加速城更新,一个“楼山新城”正在逐步建立。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楼山区域将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和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楼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洪兴表示,楼山区域将在“主城区”内打造产业园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产业活水从何而来?招商引资是关键。日前,注册资金1亿元的青岛粤浦润海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这是楼山街道今年招商引资的成效之一。下一步,粤浦科技将在青钢片区北侧200余亩地块建设工业楼宇,打造“工业上楼”产业园区,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楼山街道力争8月底前促成项目签约落地,并尽快开工建设,开工后预计18个月建成启用。届时,这个区域将形成大型工业产业园加居住的生态空间。同时,依托中交海洋城商务地块,配合其总部经济引进物联网、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
  此外,楼山街道计划将瑞金路以南约1700亩地块清出后,打造成为千亩产业园区——这亦是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片区瑞金路项目的“一翼”。“我们计划先清出这片场地,然后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就可以分地块出让,同步进行招商工作。”赵洪兴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奔驰、北汽等汽车配套企业及中医药企业前来看场。“计划在两年内实现拆迁、招商。在招引企业方面,我们将进行认真调研和选择,希望引进符合市区两级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同时着力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推动企业与地区不仅形成投资黏合关系,更重要的是形成感情黏合,与区域共成长。”
  产城融合,建设高效集约、职住平衡的胶州湾科创新城
  时下,青钢片区土地整理工作正在全速进行,青钢片区3宗地块完成土地招拍挂,多条配套道路已开工建设……“作为楼山区域改造的重点项目,它将对楼山的城市品质提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对青钢片区充满期待,并全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赵洪兴表示。
  通过项目规划,可以看出青钢片区值得期待的多个兴奋点: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商业的规划导入、配套教育资源的引进以及备受大众关注的青钢遗址公园,这些元素的注入,正如赵洪兴所说,不但让楼山的“面子”更靓丽,区域发展的“里子”也将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
  青钢片区是楼山发展的多个场景之一,其更多呈现出人们对“住”和“城”的未来想象。与此同时,正在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片区瑞金路两侧项目,将打造成为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都市工业样板区”,成为这一区域重要的产业载体,承担起“职”和“产”的责任。后续,街道还将继续发力碱厂片区等多个区域,为建设职住平衡的胶州湾科创新城匹配更多的元素和资源。
  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楼山片区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区域更新建设初见成效,通过更新、引新,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使新的城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功能的完善也将进一步为楼山聚集人气,为产业发展吸引多层次人才,助推产业进一步发展。
  (摘自《楼山片区:“喧嚣”正在打破“沉寂”》,青岛日报2022年8月26日)
   
  (二)上海长宁区:“反向产城融合”在市中心存量地块勾勒“金角银边”活化“毛细血管”
  “静雅武夷”雕琢出“上海硅巷”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推进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双轮驱动,在愚园路、武夷路、定西路等合围而成的“上海硅巷”科创街区,推动“上海硅巷”NO.1、WYSH翡悦里、新象限·武夷、又又中心、武夷坊等城市更新项目竣工,在市中心完成了约10万平方米存量空间改造,释放出丰富多元的产业新载体。
  明年迎来百岁生日的武夷路,是长宁建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重要承载街区。在推动武夷路工业用地转型、存量地块规划调整、高密度居住区微更新的过程中,长宁区突破裉节难题,实现产业功能、便民服务、公共文化资源和商业价值的全面提升,完成了“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的一次全方位探索。
  主动退界,勾勒“金角银边”
  新象限·武夷园区近乎“迷你”,占地377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项目内5幢风格迥异的建筑,包含产业办公、商业、文创等功能,让仪电集团下属华鑫物业体验了一次“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城市更新经验。
  一街之隔的WYSH翡悦里,由香港嘉华国际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既有建筑师柳亦春主持设计的新建商办载体,也有两栋修缮更新后的老洋房。错落有致的空中动线,让武夷路的“街区可漫步”更为立体。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存量地块改造后如何强化产业空间保障,进而实现城市结构优化,参与城市更新的各方主体都深感需不断更新理念与认知。
  “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厂区逐步转为商业办公和文化用地。”长宁区规划和资源局副局长苏立琼表示,武夷路处于工厂和住宅混合区域,周边错综复杂的社群邻里关系,为地块开发带来了挑战。
  对此,仪电集团和嘉华国际不约而同选择“主动退界”,让出更多公共空间和沿街面,为周边社区提供便利。
  新象限·武夷在建设伊始就成立临时党支部,华鑫物业与属地江苏路街道以及长宁区相关部门展开党建联建,将区域产业导向、周边群众需求及时融入项目建设。由此,原本人车混行的武夷路153弄通道,实现了居民期盼多年的人车分流:地块D栋、E栋两座建筑改造时,让出一层部分空间,建造骑楼供人通行;项目主广场也顺势退界,营造港湾式会车地,居民再也不用悬着心与机动车同行;武夷路路口“黄金铺位”辟出一块约五六十平方米的休憩场所,供社区活动、党群便民服务所用。
  无独有偶,WYSH翡悦里项目也想方设法与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友好共生。武夷路作为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辐射区域,新建建筑有24米限高的要求。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助理总经理黄圣舟告诉记者,由于限高,WYSH翡悦里新建商办空间最高只能到5层。即便挑战不小,昭化路沿街面仍主动向内退界:一层商业空间向内收拢,二层以上才逐步向外凸出;沿街幕墙也采用低反射玻璃,有效降低了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
  活化空间,“街区式更新”
  以聚焦产业办公的新象限·武夷为例,“反向产城融合”在上海市中心一些历史风貌区日益显现——从早期的近郊开发区做好生活配套、实现职住平衡,转向在生活便捷的市中心存量地块开辟新的产业承载空间。
  长宁区领导提出,区域产业发展要把握好“存量与增量、数量与质量、产量与流量”间的关系。城市更新同样适用这一原则。目前,“上海硅巷”已集聚来自数字经济、智能网联、金融科技、绿色低碳、文化创意等领域的543家科技类企业,1.48平方公里区域内有近80万平方米楼宇空间。
  寸土寸金的风貌区,如何“变”出这些产业载体?长宁区遵循了一条以渐进式更新代替大拆大建、引导街区差异化发展的路径。
  2017年,长800米、街区范围达47公顷的武夷路启动更新时,就确立了“静雅武夷”的定位。苏立琼介绍,与沿街商业界面整齐的愚园路不同,武夷路虽地块属性复杂,沿街商业界面不连贯,但多数地块都向腹地延伸,因而成规模开发后,“街区式更新”的成效更为明显。
  由此,武夷路积极探索城市“毛细血管”活化畅通——新象限·武夷连通愚园路和武夷路,WYSH翡悦里则打通了武夷路到昭化路的步行动线。在这里,游人“Citywalk”打卡的路线呈网络状分布,居民“15分钟生活圈”也有了更多慢行道,既提升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触达范围,也让“上海硅巷”产业空间的内部联动更为紧密。
  (摘自《“反向产城融合”在市中心存量地块勾勒“金角银边”活化“毛细血管” “静雅武夷”雕琢出“上海硅巷”》,解放日报2024年3月14日)
   
  (三)苏州吴中高新区:积极开展产业化和城市化平衡发展的探索
  吴中高新区,2016年由3个城区老街道合并而来,紧邻苏州古城区,是吴中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拥有京杭大运河、宝带桥、五龙桥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商圣范蠡、田园派诗人范成大等文脉资源。自筹建省级高新区以来,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上不断加快步伐,初步形成了城沿运河风光带和两个“十字”黄金产业轴交融的城市与产业布局,城区发展逐步凸显生机勃勃、产业兴旺的崭新面貌。
  1、城市空间优布局,体制创新谋协同
  吴中高新区作为吴中区政府驻地,在打造“中心城市核”的核中之核时,坚持城市化和产业化同步推进。大运河以北区域依托区政府等政务中心、金融集聚、酒店商务配套和老小区集中的优势,重点打造城市会客厅,一批高端商务、商业商贸、金融、文化创意等项目及载体分布在宝带路和东吴北路相交的“十字”产业轴上;大运河以南区域依托已有的石湖景区和万达商业,加快蠡墅老街、高端大型居住社区、教育、医疗设施建设为重点,启动对新家社区片区的老工业区拆迁,通过高层次人口引入,进一步完善该区域内市政、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加快成片工业区拆迁后的科研、总部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
  考虑到城市空间的有限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吴中高新区在目前已有的优质工业项目的增地扩产中,和吴中区下属板块已有成功的合作操作办法,即公司主体保持在吴中高新区不变,扩大增量部分的营收和税收在一定年限后归属项目新耗资源实际发生地,这样一方面给优质项目留足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统筹兼顾到各个板块的实际利益分配,这为当前“一区三园”的联动发展模式的实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未来,“一区三园”的项目能够更加灵活的相互配置资源,中心城区的项目需要产业化空间可拓展到三园,三园中的制造类项目需市区的科研或总部功能资源可到中心城区选择,板块的经济利益与消耗的物理空间等资源挂钩,一个目的就是让优质的项目能够在吴中高新区甚至吴中区充分发展。
  2、产城融合求突破,产业集聚添动力
  产城融合产为先,加大双招双引(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近五年陆续兴建了南师大科技园、苏大科技园、武汉大学武珞科技园、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国家双创吴中示范基地、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等一批高水平政产学研载体,通过加大“智汇吴中”创客大赛等活动,狠抓一批人才创新项目落地。
  其次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区内科沃斯机器人股份等龙头企业的带动,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捷安信息、小优智能等近百家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优势,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和区域的共同发展。
  再次是重点探索单个模块式的产城融合项目突破。随着国内产城融合项目的开发商增多,也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更多选择,选择一个有实力的具备较强产业资源、开发建设和运营能力的投资方合作至关重要。2017年,吴中高新区和上市企业香江集团开始对接落地华东科创中心平台项目,2020年6月落地,明确香江集团要引进一家全球TOP20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平台,结合平台的创新资源和香江集团的产业运营服务优势,预计在三年内将集聚30家左右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科技企业,这种平台型经济对城市创新经济发展和推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3、城市更新展新颜,共建共享添活力
  “以产聚人、以产兴城”,吴中高新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千年大运河风光带沿岸的商务休闲配套和科技创新载体相得益彰;老小区改造提升和“党建、社建、群建”三建共建社区治理新模式的创新,让“美丽新南城、幸福新高地”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聚焦“核中之核”定位,努力提升城市业态、形态、生态、质态,彰显“城市魅力”。目前,三条轻轨贯穿城区,东吴北路南北向城市主轴城市功能区布局加快形成;运河风光带文旅设施进一步完善;石湖西路东西向主轴线的高端产业落地和大片拆迁工作已拉开序幕。
  围绕“引流、留人”目标,努力实现公共资源均匀配置。大运河以北老城区的更新和大运河以南大规模城市兴建过程中,坚持了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高标准、先实施,特别是在运河南新片区斥巨资引入苏州外国语学校吴中分校、三级医院等资源,为该片区引进高端产业、满足城市居民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持续推进网格联动治理,结合吴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文明城市等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摘自《浅谈城市发展中的产城融合战略选择》,《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年第4期)
   
  (四)浙江金华:打造产业创新引擎 城市更新样板 产城融合标杆
  随着湖海塘整治提升、湖底隧道、金创绿谷、人工智能岛等项目一一推进,湖海塘西岸(含湖海塘)规划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金华市中央创新城(南区)开始落子行棋。
  作为金华市深度融合G60科创走廊的主战场、金华开发区高质量片区综合开发的主阵地和先行区,中央创新城(南区)将深入实施区域经济战略思想,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定位“科创中心·智慧西岸”,锚定共同富裕示范、低碳科技特色定位,打造产业创新引擎、城市更新样板、产城融合标杆,着力提升区块首位度。
  重构城市空间 重塑区域价值
  曾经的湖海塘坐拥万亩良田和省内第一座小型水电站,是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地,后来这里大兴农业和工业,产业发达、人丁兴旺。湖海塘西岸恰好地处传统工业区内,旧工业区和城中村占了大片。随着时代发展,西岸发展速率不断走低,城市承载力备受挑战。
  随着湖东活力新城的崛起,湖海塘版块毫无疑问成为市区江南的又一核心,而一个区域最先发展的一定是核心版块。对此,金华开发区以片区综合开发为抓手,启动中央创新城建设。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开发区创新探索“特许经营+地方国企+大型央企”的开发构架,以“区域整体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开发模式,规划起点更高,推进标准也更高。
  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谦介绍,项目总体开发节奏可概括为“1350”,即1年打基础、3年见成效、5年现新城、10年大跨越。
  从已出台的控规上看,中央创新城(南区)将依托一条T型创新活力廊道、一条创智活力环与“两核六心四片”的创新发展结构,将智慧建造、低碳节能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并整合研发中心、总部中心、科研中心等产业资源,搭建高层次发展平台,推动片区功能再造,重塑区域价值。
  片区计划建设金创绿谷、文化新天地、文旅综合体、人工智能岛、湖底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步推进教育中心、邻里中心、轨道交通、社区公园、高端商业综合体等配套项目,同时谋划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3大产业发展区,实现“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平台能级提升 优质产业集聚
  2022年9月初,中央创新城(南区)金创绿谷概念设计及一期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方案评审会召开,三家单位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给金创绿谷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前瞻性的发展解决方案。作为中央创新城(南区)的中央科创核心,金创绿谷将建设成为融合科创产业、总部经济、居住生活、商务、文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片区,打造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典范,是金华城南新门户和都市创新客厅。
  “城无产不活。”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莹介绍,中央创新城(南区)的片区产业规划2022年年初完成,规划围绕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健康生物医药核心产业,招引龙头企业,集聚产业生态,打造与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窗口,同时完善区域创新生态和人才服务,吸引优质企业落地。“我们将沿金创绿谷布局长三角协同创新园、科创总部中心和人工智能展示中心,打造一条引领浙中的城市科创中轴线。其中科创总部中心将建设12栋超高层地标塔楼,落位科创办公、总部经济相关产业,打造金华未来的科创研发总部中心。”
  依托中交集团优质的产业资源库,中央创新城(南区)将着力构建1+2+X特色产业体系(1个数字智造技术核心产业+科技贸易、科技服务2个特色产业+围绕人才的X个配套功能),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平台示范区。“简单来说,以前这片区域多工厂、车间,未来这里多科创研发中心、中试孵化基地、总部经济等。我们要将高端产业落到这里,将高端人才引到这里,还要将高端消费留在这里。”苏莹说。
  不久前,《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25年)》出炉,首次划定集中连片新型产业片区,明确总用地规模的8%~10%用以布局M0用地(新型产业用地),主要沿金衢路—李渔路、积道街—德胜街聚集创新型要素,这将使得中央创新城(南区)的“科创中心”定位更加鲜明。
  绿色低碳先行 数字智慧新城
  保护生态绿肺、打造活力绿心、建设生态绿廊、布局绿色慢行交通……中央创新城(南区)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城市生态修复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新建建筑贯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探索零碳社区建设;提档升级三横四纵主干道路,增加内部支线,大幅提升交通容量;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围绕绿色低碳目标,中央创新城(南区)积极打造双碳科技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
  “未来湖西的生产生活是绿色健康的,更是智慧便捷的。”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鹏举例描绘了几个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湖底隧道如遇暴雨积水,会自动预警并视水位高低关闭隧道,同时向交通、消防等相关部门实时反映路况信息;海棠未来社区将是全省首个基于CIM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设计建造的未来社区,将通过智慧运营中心,对社区人员、设备、车辆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将商业、物业、政务等服务内容整合到线上,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新建建筑重要管线均采用数字互联技术,实现滴漏跑冒自动预警并精准定位……“这里将成为数据汇聚中心和城市运行大脑,为金华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样板。”
  (摘自《金华市中央创新城(南区)高质量发展大棋开始落子行棋》,金华日报2022年12月5日)
   
  (五)福建惠安:聚力建设品质之城 打造产城融合的惠安样板
  2023年9月25日,惠安县举行2023年惠安城市更新建设招商发展大会暨年度土地推介活动,以“产城融合惠企安商”为主题,全面展现惠安推进“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和城市更新实践成果,呈现惠安打造全省一流“建筑之乡”建设成果,探索产城融合的投资合作新模式,5对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强强联合现场签约,3家金融机构为惠安建筑产业基地授信26亿元人民币,3家建筑企业晋升资质获百万元表彰奖励。与此同时,作为年度土地推介活动,大会现场重磅推出22宗拟出让经营性地块,通过详细解读招商地块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特色、公共配套利好和房地产市场情况等,从政策、规划、配套、产业等多个维度,全景呈现了惠安各板块的发展动能和投资价值。
  强产业兴城市激活惠安发展动力
  一手抓城市,一手抓产业,产城融合迸发无限潜力。作为泉州市“一湾两翼三带”北翼中心,今天的惠安,正处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和黄金期。
  作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惠安“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据惠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林庆福介绍,今年以来惠安创新探索出“1+6+N”推进机制和“老楼加梯”经验模式,获得省住建厅批示肯定;省住建厅、财政厅公布惠安为2022年度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绩效优异县,并奖励资金300万元;今年全县“抓城建提品质”计划投资70.29亿元,截至8月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城市更新建设硕果累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产业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产兴城,擦亮“惠安建筑”金字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本次大会,聚焦建筑产业发展新机遇,惠安亮出了“创新模式+奖励+政策”的组合拳。在产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惠安积极寻找破局发展之道,探索实践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模式,以此汇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合力。大会现场,惠一建设和新洋地产、兴盛建设和莲花地产、中惠建设和良波地产、金汤建设和广海集团、鹏骞建设和聚龙通汇置业5对建筑企业和房企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将通过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焕发城市更新、建设新动力。
  在打造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方面,惠安积极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本次大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安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安县支行、惠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分别定向为福建和境建筑构件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经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泉州惠安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授信总额度26亿元。此外,真金白银的奖励和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是惠安一直以来对建筑产业的有力支持,大会现场还表彰了福建嘉晟建设有限公司、福建省中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鑫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三家晋升及引进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并给予每家企业一百万元现金奖励。
  与此同时,为了让参会企业更加直观地感受惠安城市变化和发展活力,本次大会现场特别设置了惠安推进“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实践展,包括科山“双碳”示范片区城市更新综合开发项目、惠泉片区改造建设工程项目、城市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等,以一个个生动案例、一幕幕生活场景分享了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为城市更新、建设和产业运营带来新思路、新视野,展现了惠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建品质、促进产城融合的新进展,引起了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和深度兴趣。
  优质地块集中亮相土地招商诚意十足
  “县政府经过细致筹备,今天诚意满满拿出22宗优质地块,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宜居、配套设施完善,是惠安核心发展区域,也是房地产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地区,前景好,潜力大。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争创更实的发展成效,通过高标准规划竞标、高品质开发建设,携手共建美丽惠安。”惠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庄泽平向企业们发出诚挚邀约。
  根据大会推介,集中亮相的22宗地块共约2430亩,其中县城中心区8宗、城西片区10宗、惠东片区4宗,涉及多个热门板块,包括主城区板块、惠安一中分校板块、东湖公园板块、聚龙小镇板块、城市会客厅板块、大运山产业园板块、黄塘板块、惠东开发区板块、环湾滨海旅游板块等,这些区域是惠安构筑泉州“一湾两翼三带”北翼中心和“一心两轴三片”城镇空间格局的核心区域,也是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活跃的地区,产城空间布局和配套设施完善,开发条件各有优势,可以满足企业投资发展的不同需求。
  会上,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许魂铭为在场嘉宾详细介绍了惠安各板块规划和招商地块的具体情况,为投资者们展示了惠安城市的价值和地块的潜力。他表示,22宗地块是顺应惠安新一轮房地产发展,综合研判市场供应量,从空间规划布局、片区系统开发、土地供应、开发建设、市场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科学分析后而推向市场的,旨在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其中县城中心区由于区域发展成熟,市场供应断档,关注度极高,已成为购房者偏好度较高的宜居宜业之地,优质土地资源更是炙手可热。除此之外,紧扣提升城市能级需求和文旅发展的基础上,惠西城市会客厅板块、惠东环湾滨海旅游板块等重点片区也计划推出条件成熟、区位优越的地块,以持续满足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政企互动共商共赢共建宜居宜业魅力惠安
  为搭建政府与房企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找到心仪地块,倾听企业诉求,共同参与到惠安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本次推介会现场特别安排“政企面对面”环节,县住建局、县资源局、县教育局详细解答了各企业关于地块指标、入市计划、配套设施、文旅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活动现场掀起一轮轮讨论热潮,真正助力企业谋深谋实合作思路,推动政企实现共赢发展。
  产业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核心驱动,开发运营为城市带来持续生命力。此次城市更新建设招商发展大会以共商姿态、共建诚意、共赢胸怀为惠安城市引入发展活力,凝聚发展动能,打造产城融合样板,为惠安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注入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摘自《聚力建设品质之城 打造产城融合的惠安样板 2023年惠安城市更新建设招商发展大会暨年度土地推介活动圆满举行》,泉州晚报2023年9月26日)
   
  (六)郑州中原区:全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
  项目为王 投资赋能经济发展强支撑
  郑州中原区以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研究确定的以科技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都市型工业为支撑,着力构建“一区多园”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咬定青山不放松,建立重点项目目标管理机制,全力拼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区共谋划重大项目252个,主要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社会事业六大领域,总投资28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9亿元,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37个,总投资12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亿元。
  中原区聚焦两大主导产业、6个细分领域,探索适合中原区工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新的增长极;依托“一区多园”,坚持引进增量和盘活存量并重、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并举、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项目并进,扎实推进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建立健全问题解决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监督保障,推动项目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月15日,全市首个顶级电竞俱乐部落户中原区。中原区与深圳创竞体育有限公司MTG猛虎电竞俱乐部签约,郑州实现了电竞战队零的突破。电竞俱乐部落地的郑州报业大厦,位于中原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这里已是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入驻河南巨量引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今日头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电竞、中融创等企业及单位,产业特色凸显。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中原区还健全项目落地督促协调机制。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健全周例会专班推进、月通报、季观摩评比等推进机制,促进储备项目加快成熟、前期项目加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形成精准有效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对全区谋划的重点项目,开辟重点项目联审联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办理、告知承诺等方式,加快前期工作。
  城市更新 资源整合全域谋划作示范
  城市更新,事关民生、发展和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中原区抢抓当前政策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CCD重点片区为引领,扎实推进城市更新。目前,中原区城市更新项目已入项目库16个,储备库2个,种子库53个,总投资2342.93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793.04亿元;上半年,中原区项目通过市评审新入库项目11个,完成上半年市定目标275%,其中已入库项目开工16个,项目开工率88.89%;今年完成投资65.68亿元,完成上半年市定目标140%。
  中原区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成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领导小组—工作专班—项目公司”的工作架构,将城市更新纳入“四挂钩”一体督导、一体调度、一体考核,全域谋划布局。研究出台《中原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等,依据保护复兴区、战略发展区、强化突破区的总体布局,把辖区分成“3大片区8个单元N个项目”,构建“片区—单元—项目”推进体系。高标规划设计,引进高水平设计团队,围绕产业策划、城市设计等,制定具体可行的项目推进计划。联系同济城规院、清华同衡、印力集团等外部智库资源,建立全区专家智库,为项目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实践、重点推进。在多元融资上求实效,与国开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发行专项债、国企央企及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多元化筹措资金。目前,入库项目融资需求97亿元,已获批43.43亿元。在重点区域上求突破。坚持把郑州中央文化区(CCD)打造成为动力源增长极,围绕科技服务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业等片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六大更新行动”,目前,CCD已落地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额158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0个,总投资额28亿元。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问需于民,积极响应企业和群众诉求,聚焦短板弱项,通过城市更新融资38.88亿元,推进52条道路建设、527个老旧小区改造、11个街头公园、14个停车场、9所学校(包含7所幼儿园)、13.76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地下空间综合整治、50万平方米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问计于民,针对金水河“一河两岸”项目权属复杂、违建众多等问题,坚持问计于民,积极沟通,取得了各方的支持。问效于民,用心保障民生。围绕“一元”带“多元”、“一格”管“全面”,将城市更新工作与基层群众意愿结合起来,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事项,通过各类“云平台”,广泛开展建议协商活动,实现城市更新决策共谋、项目共建、成果共享。
  创新驱动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度
  中原区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底蕴深厚的比较优势,把发展的方向聚焦到科技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两大主导产业,节能环保、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数字经济、新材料和智能制造6个细分领域,打造科技创新的桥头堡,推动一批企业向“小巨人”“独角兽”迈进。
  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领军型科创主体倍增、高技能人才团队引育、高质量科创成果孵化转化“四大工程”。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梯队,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科技产业综合体、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科创平台。坚定深化改革,增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动力活力,推行“管委会(工委)+公司”模式,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
  充分利用辖区17家央企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等项目。发挥好中赟国际智能矿山项目、电勘院智能电厂和智慧化管理、中国电子工程院河南分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等平台载体作用,把产城融合的立足点放在创新要素集聚上,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进创新要素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重塑产业发展根基,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中原区紧抓主体培育,累计推荐申报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45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8家,推荐上报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9.59亿元,同比增长14%。创新动能驱动,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郑州市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入选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17件。
  紧抓生态构建,认定市级研发平台6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与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联通(河南)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中原区粮谷技术研究院、中原区天铁科技研究院、中原区华水地下空间技术研究院三家新型研发机构注册落地。紧抓活动开展,举办“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圆满完成2022全国双创活动周河南主会场郑州分会场活动;成功举办2022第三届中国国际微纳技术暨复合材料创新发展(郑州)论坛等主题活动。
  (摘自《中原区全力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郑州日报2023年6月30日)
   
  (七)广州:探索超大城市有机更新路径推进“三旧”改造组合实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点
  盛夏7月,从太古仓到洲头咀公园,开阔的江岸线尽收眼底,岸边绿树成行一种清凉感扑面而来。连日来,工人们正在环岛路加紧铺设塑胶慢行道。不久,这里将成为沿江慢跑的绝佳路线。一头是旧仓库变身的繁华商街,另一头连着绿荫浓浓的城市小公园,在这条不到2公里的路上,城市更新扩展了公共活动空间,也为滨江夜经济搭建了平台。
  从对工业遗址太古仓的单独改造,到整合片区旧厂、旧城资源实施组合改造。如今,太古仓—大阪仓—西岸仓遗址周边,已形成居住、办公、休闲功能集聚的城市有机网络,点面结合带动片区活力显著提升。
  2019年,广州市将“三旧”改造升级为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三旧”改造、“三园”转型、“三乱”整治),以城市更新成片连片改造为实施路径,鼓励开发主体统筹片区策划方案,系统性、规模化推进城市更新,为探索超大城市有机更新迈出了关键一步。
  近两年来,围绕城市有机更新的新发展理念,广州市涌现出如太古仓、聚龙湾、环市东、南洋电器厂等多个连片改造的重要实践。自2019年以来,全市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7亿元,盘活存量用地85平方公里。
  连片混合改造,功能有机组合
  站在环岛路江边,开阔的视野让人可以放眼欣赏一江两岸的靓丽景观。对岸,荔湾区聚龙湾启动区清晰可见,几株百年老榕树垂立江岸,这是广州首个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打造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也是全市混合改造的标杆项目。
  走进碧水悠悠的大冲口涌,两岸枝桠低垂,呈现在眼前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岭南水乡画面。再向前走,便是兴建于光绪五年(1879年)的聚龙古村,时光雕刻在青砖大屋上,满是岁月的痕迹。形态多样是聚龙湾片区的一大特色,除百年古村外,这里还有30余处历史建筑、多个市属国有旧厂、自然村落,以及5公里自然水系……
  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互交织融合在聚龙湾里。未来,这里将打造为文商旅创居有机融合的“广州城市西客厅”,以古村落活化、工业遗址再利用、文化景观和滨江水岸营造等方式,激活片区综合功能,实现城市混合改造有机更新。
  荔湾区白鹅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聚龙湾项目采取成片连片改造,同时涉及旧村、旧厂、旧城等形态,非常考验市场主体的综合开发和运营能力。”然而,上述负责人也同时表示,聚龙湾是中心城区难得的资源,片区同时拥有文化、生态、工业等多重元素,有助于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城市客厅。
  目前,聚龙湾起步区已规划打造沿江碧道及亲水平台,江边,岭南集团的老粮仓冲口仓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将打造白鹅潭城市展厅,实现对旧厂房的活化利用。
  地处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常常会受到空间制约,进而对改造方式要求较为严格,以“留、改、拆”相结合的混合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旧城肌理保护并实现城市再开发。
  2021年4月,越秀区南洋电器厂项目动工,这是广州市首个混合改造项目,以全面改造和微改造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规划旧厂、旧城,探索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混合改造经验。
  “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混合改造以产业退二进三,人居环境提升,文保建筑活化和社区环境整治为目标,将该片区打造为活力社区的样板。”项目规划方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林太志介绍,从前,广州市“三旧”改造彼此分开执行,适用的政策也是相对独立的,如今,混合改造在“三旧”政策基础上打通了执行层面的关联性,为项目落地铺平了道路。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计划资金处处长唐仪兴表示,过去,旧城混合改造存在政策依据不足、实施路径不清晰、成本与收益难以测算等问题。自2020年,广州市推出城市更新“1+1+N”政策体系以来,《广州市城市更新“混合改造”项目实施操作指引》《旧城混合改造项目成本核算指引》等一批文件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搭建了完整的广州旧城混合改造政策体系。
  活化历史遗迹,烘托片区特色
  前后酝酿了一年有余,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成为推动广州旧城混合改造的“加速器”,南洋电器厂及周边、聚龙湾片区、港湾一二村、鱼珠木材市场……一批试点改造项目随之先后启动。
  在聚龙湾,白鹅潭城市展厅利用冲口仓的旧厂资源和江岸、河涌景观,将红砖厂房与现代化钢筋结构“混搭”,完整保留了工业遗址的整体架构。同时,通过在内部重新划分“厂区”布局,将改建沉浸式体验厅、巨幕展示厅、多功能会议室等现代化功能性空间,并在展厅附近的滨水地带增设了休憩空间,咖啡水吧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了留住芳村昔日的“工业荣光”,聚龙湾片区还将成片活化利用渣甸仓、杏村仓、广柴地块、花城玻璃厂地块等工业旧址,让“工业风”在时尚街区掀起一片新活力。白鹅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广州柴油机厂旧厂房保存完整,风格亦具代表性,规划将对厂房进行保护性开发,引入高端时尚品牌入驻,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只有通过活化才能将这些老机器、老厂房保护起来,不能眼看着它们淹没在荒草中。”上述负责人说。
  不同于“三旧”改造按项目类别分开推进,当前,广州市积极推动城市更新成片连片组合实施,不同片区间往往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在操作层面上,也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及运营。“成片连片给了项目更多可行性、可能性,通过项目间的不同组合,令片区整体规划更具特色。”林太志说,特别对于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融合传统与现代,可以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让城市更具辨识度。
  2020年,在广州市城市更新“1+1+N”政策体系下,《广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工作指引》作为配套文件发布(下称《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指出,城市更新应注重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域,同时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经济、社会等价值。
  在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改造项目中,血泪洒黄华碑和普济院旧址将进行原址保护,此外,普济院旧址还将实施低影响开发,结合文化遗产历史功能与现实功能,在保留原建筑结构基础上改造成创意书店、文化茶室等都市公共服务空间。
  在千年商都广州,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屡见不鲜。番禺区罗边村旧改项目依托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新旧岭南融合区。
  星河华南更新集团罗边村项目负责人介绍,规划的罗边村改造将形成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生活共生共鸣的效果,使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在庙宇原址保护的基础上,在北侧形成历史文化商街,拓展片区文旅价值。目前,罗边村规划复建安置区及集体物业以余荫山房为核心,周边建筑均保持了低容积率的建设格局。
  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市住建局前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片连片改造将发挥历史文化价值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力,形成对项目的整体带动作用,并促进形成区域特色。前不久,《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询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利用列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必要性的第一条,从法规层面规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和程序。
  产业释放活力,城市有机生长
  从地图上看广州,老城区旧城面积多达20平方公里。近年来,通过老旧小区微改造等方式,广州老城区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然而,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空间不足、社区活力衰退、片区吸引力下降等问题依然存在。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成片连片系统规划,永庆坊、北京路、沙面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以文商旅融合为特征,为中心城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仅仅依靠文旅资源还远远不够,以产兴城仍然是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路径。
  正如太古仓的厂房活化带火了环岛路的沿江夜经济,尘封在岁月中的老仓库以新的风采吸引着年轻人争相打卡。为了让太古仓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如今,该片区规划了以周边三大仓库为主体的连片文化休闲消费圈。
  面对着太古仓,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139库区经历了一场微改造,老库房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增添了新功能:电影院、餐厅、培训机构、运动健身区等纷纷入驻,夜间,缤纷的霓虹为老厂区勾勒出新的光彩,成为与太古仓业态互补的片区消费新热点。139库区运营方——中国船舶工业物资华南有限公司招商运营经理邵睿韬介绍,目前,该项目每年接待消费人次达180万,与太古仓及周边形成了相互引流的良性消费圈。
  在太古仓及其周边改造项目中,产业、商业、居住、生态共生共融协调发展成效卓著。唐仪兴表示,从“三旧”项目独立改造发展到成片连片规划,才能与广州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相辅相成。“这是城市更新的总体趋势,只有形成成片连片,才可能在同一项目中统筹九项重点工作内容,有助于系统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唐仪兴说。
  事实上,在以滨水活力带为轴的珠江后航道上,经历了城市退二进三的产业升级后,更大的城市更新示范片区正在加速形成。
  未来,身处后航道的聚龙湾片区将打造为产城融合新高地,引入数字化应用中心、数字化供应链行业、工业互联网等业态,建设科创总部经济区、历史人文活力区、水秀花香美丽区。据悉,为使该片区留下生活气息,规划设计方在居住区内保持了较低容积率的建设布局,并以河涌改造为抓手,设计高品质文化水岸,绽放宜居宜业的城市魅力。“聚龙湾不是一片黑压压的写字楼,这里还应该有活泼的生活场景,这些需要在空间布局上着眼长远,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作出一些短期的利益让步。”白鹅潭管委会负责人说。
  (摘自《广州探索超大城市有机更新路径 推进“三旧”改造组合实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点》,南方日报2021年7月23日)
   
  (八)广州增城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产城融合”的发展和治理模式
  (1)“双区双城”下的产业聚集与创新
  在上位规划层次,增城区进一步明确了其特色产业主导的空间框架与方向。依据2021年6月所颁布的《广州市增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推动南部聚合化与北部生态化的融合为主线,规划成型了“一轴一带四片区”的整体空间布局,形成了鲜明的“生态+产业聚合”的区域性发展模式。
  同时,随着产业从“二产”向“三产”的进阶式转变和迫切需求,增城区依托于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健全现代“文旅体”的规划策略。实施文化产业提升计划;重点培育发展影视和数字文化新业态;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这三个层次进行谋划,构建了“三区并进,四带联动,多点支撑”的功能布局。规划以全域旅游作为核心思想,将绿色产业联动作为乡村振兴的支点,开创了生态产城融合的先行模式。
  (2)“一区多园”式绿色产业引入
  “一区多园”即增城区内拥有多个规划和在建的产业园区,通过连片式组团发展,迫使旧工业厂区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形成新型产业聚集效应。在EOD(生态环境导向型发展)的模式引导下,多个具有低碳、环保、高科技的企业入驻,有效推动了全域的绿色产业连带发展。以位于石滩的低碳总部园为例,该产业项目依托了增城的优越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基底,引进大健康、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总部办公和企业孵化的运营形式,促进了区域内创新创业和产业服务链的构成。
  (3)特色小镇规划
  规划发展以创新生态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是目前增城区独有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中,因地制宜的确定小镇发展方向,处理好小镇的生态环境、历史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是小镇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增城区正推进五种类型(包括美丽乡村提升型、生态特色旅游型、特色产业引领型、文化创意创新型、重大项目带动型)的10个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产城融合的新型载体。
  在EOD(生态环境导向型发展)模式的驱动下,小镇建设将围绕服务提升、功能与产业类型多样化、高标准设计的基础和公共设施来满足区域价值提升的需要。与此同时,以绿色为主题的业态与产品的转化,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吸引人口流入的同时为本地区带来活力,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就近城镇化,从而实现城乡融合。
  (4)绿色城市更新
  实施城市更新有效地改善了区域内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提升了职住平衡、城市美化效果。新时期的城市更新将逐渐转向以存量发展为背景下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在过去的五年里,增城区重点推进了22个成片连片旧厂房改造、9个旧村改造和38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完成“三旧”改造面积12640亩。然而作为广州旧村改造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区,其被纳入“十年规划”的旧村有223条之多,占据全广州市的20.22%。基于此,增城区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文件,力求实现绿色化城市更新。
  在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评估方面,增城区完善了旧改中实施方案的专项内容与细则。例如《海绵城市建设评估与专项规划》被要求作为洪涝安全评估的专项内容,并一同纳入实施方案,与之对应的还有“污染土壤修复专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等,通过对环境保护的严控加强了城市更新中自然生态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在对城市更新中的产业导向路径中,增城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增城区旧村改造项目产业导入的工作指引》,其提高了旧村改造选取合作意向企业的准入门槛,且率先创立量化评分机制,强化了市场主体在进行产业导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有意向地引导低碳、环保、科技类产业的进入,进而取缔和淘汰更新区域内的产能落后工业与高污染工业,促进了区域内整体的健康有机更新。
  (摘自《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产城融合”规划策略与实践——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住宅产业》2021年12期)
   
  (九)中山东区街道:因地制宜打造“中山城市新客厅”
  日前,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俊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东区街道将以岐江新城总部经济核心区和环紫马岭城市核心区为载体,聚焦“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词,因地制宜打造“中山城市新客厅”。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中山制造”相融相长
  2023年7月9日,东区街道举办了中山市东区街道(杭州)数字经济促进大会暨招商推介会,成为全市首个到杭州且在阿里巴巴集团总部举行招商推介活动的镇街。会上,现场签约6个数字经济项目。今年3月,东区街道召开“政企同心拼经济促发展”招商推介会,签约招引15个优质项目,投资总额超18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占6个,总投资额创历年新高。签约的项目涵盖城市总部经济、山水文旅休闲、智能制造创新、产城融合低碳和区域金融服务等类别。截至目前,东区街道已储备优质项目20多个,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每个地区发展基础、路径、定位各不相同,推进‘百千万工程’,只有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才能更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周俊峰表示,东区街道现代服务业总量连续17年保持全市第一,结合这一优势资源,东区街道将围绕产城融合低碳示范点、区域金融服务产业城、城市总部经济生态圈、智能制造创新集聚区、山水文旅休闲打卡地“五大发展定位”,推动现代服务业与“中山制造”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今年,全市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工改”、治水、招商等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周俊峰表示,结合镇街实际情况,东区街道将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一方面,借助新招引重点企业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模式,在东区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另一方面,促进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探索打造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数字技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让生产性服务业更好激发制造业“智改数转”活力。
  以城市更新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民生工作始终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周俊峰表示,东区街道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以城市更新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促进辖区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管理的同时,统筹推进“工改”、治水、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千方百计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健康宜居的高品质中心城区。
  提早谋划改造计划,加快补齐老旧小区配套设施短板,构建全龄友好“网红”完整小区,打造多元活力开放式小区样板,是东区街道今年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东区街道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三年项目库建设工作为切入口,持续推动“四小园”建设、“三线”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全面提升辖区村容村貌。
  “‘百千万工程’归根结底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破题之策,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必然之选。”周俊峰表示,东区街道将持续聚焦“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词,因地制宜打造“中山城市新客厅”,坚定不移把实施“强中心”工程,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摘自《东区街道以两个核心区为载体,聚焦三个关键词 因地制宜打造“中山城市新客厅”》,中山日报2023年7月16日)
   
  (十)贵阳乌当区:全力打造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贵阳乌当区将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打造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主路径,推动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人口和城市发展相互协调,努力建设一座产业美、经济活,业态美、市场活,环境美、生态活,社会美、治理活,生活美、生产活的“五美五活”现代化城市,为高质量建设“爽爽贵阳·活力乌当”提供保障。
  规划引领 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绿意盎然,路网密织,楼宇林立,行走在乌当区,展现眼前的,不仅是一幅城景相融的生态画卷,还有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近年来,乌当区坚定不移兴城镇,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7年的22平方公里增至27.5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两翼多组团”发展格局,城镇化率达70%,常住人口增至34.04万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下,乌当区全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交通、产业等专项规划,统筹现代城市与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一轴、双核、多组团”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一轴”,即依托轨道交通3号线,打造乌当区城市综合发展轴;“双核”,即形成以新添城区为中心,联动东风片区、火车东站片区,打造与贵州乌当经济开发区、洛湾云锦工业园、火石坡工业园融合发展的“城市主核”,形成以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为重点,联动水田、下坝等城镇组团,打造产城融合健康生态新城“城市辅核”;“多组团”,即以主题鲜明、功能完善、产业兴旺为定位,打造新堡体旅小镇、百宜五彩小镇、新场食养小镇等新型特色小镇组团。
  与此同时,乌当区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及配套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加快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确保落户居民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推动人口、产业与城市等要素多元融合、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进程
  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乌当区以推进“一圈两场三改”为契机,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中心,谋划推进一系列城市建设领域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加速城市有机更新,带动城区经济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推进新型城镇化贵在“新”、核心在“人”。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配置要素,乌当区结合现状,按照“缺项补项”的基本原则,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全方位开展规划编制,划定了观溪北衙、保利公园、新天等10个15分钟生活圈,总面积约28.31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24.46万人,并同步开展停车场、农贸市场、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编制。同时,重点实施“一规三问三解四评”工作法,推动全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取得实效。
  “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是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关键的发展机遇。下一步,乌当区将持续推进配置要素项目建设,确保2021年、2022年7个生活圈项目在年底前全部完工,同时强力推进2022年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改造目标任务。同时,通过网格员入户、坝坝会、融媒体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民意调查工作,结合实际认真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内外兼修 让城市有颜值更具气质
  近年来,乌当区加快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建成贵遵复线和贵阳至黄平高速(乌当段),建成北京东路延伸段、狮都路、凉喇线、香喇线等城乡道路,完成新东路、温泉南路等道路提升改造,新增城乡道路90公里。如今的乌当区,火车东站坐落境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城市干道互联互通,“三环五横五纵”路网布局加快优化,“对外大贯通、对内大循环”的城乡互联互通交通路网格局初步构建。
  城因路变,业由路兴。随着道路的贯通,乌当区的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为进一步打通断头路、加强微循环、增加对外通道,缓解全区城市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乌当区将继续加大市政道路建设力度,全力打通断头路,改善城区内循环。同时,不断优化城乡路网结构,提升境内通达能力,大力提升全区基础设施水平。
  放眼未来,乌当区将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六网会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三环五横七纵”骨架路网结构,完成东新路、马东路(中心城区段)等市政道路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摘自《乌当区坚定不移“强城镇” 全力打造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贵阳日报2022年11月9日)
   
   
  【城市更新策略】
  (一)城市旧区产城融合的更新策略
  1、盘活存量用地,优化功能配比,实现旧区功能复合
  不管旧区更新还是新区建设,高标准的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对实现产城融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从成立到如今完美的产城融合发展,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的规划主导着城市建设。一个领衔全区域发展的规划也能够大大降低旧区用地更新片段化引起的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旧区整体层面审视现状用地发展情况,对内部闲置未利用土地或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土地进行统筹整合。通过职住平衡的测算后,整体安排存量用地的更新方向,以平衡产业、居住、配套三大维度的用地比例关系。
  2、融入区域格局,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产城融合度
  城市旧区产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表现出从一产向二产、三产不断升级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产城关系始终在相互协调。因此,需要通过对原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植入高产城融合度的新型产业,提升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的可能性。
  3、优化空间布局,协调产城关系,促进产城空间融合
  旧区城市空间由于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空间发展一般较为复杂,各种功能用地呈现出拼贴式的布局形态,因此需要协调产城的空间关系,实现产城融合。对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其一是对用地布局的调整,对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变质变性、对低效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升级、对闲置用地进行整合利用;其二是对产业布局的调整,基于未来目标产业对于不同产业要素诉求的导向,形成网络化的产业布局形态,实现产城空间融合的目标。
  4、修复生态本底,创建宜居空间,优化产城发展环境
  考量旧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城融合发展的人工开发活动。针对存量生态空间,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与修复,对受污染的河流水系进行整治与疏通,对碎片化的绿化空间进行修补与提质。同时,结合整体空间布局,以“点、线、面”布局原则植入增量绿化空间织补体系结构,以重构网络化的生态系统。
  5、强化文化特质,融合产城发展,彰显城市个性魅力
  城市旧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文化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是首先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旧区产城融合视角下,对文化保护不仅是对文化的怀旧,更需要的是创新与活化 ;不只是零星地修缮,更需要的是整体的规划,是与产业形态、空间建设、功能服务、社会意识等融为一体的发展。形成“文化”的产业、“文化”的空间、“文化”的形态,使得产城更具活力。
  (摘自《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昆山巴城镇正仪片区为例》,《城市建筑》2019年23期)
   
  (二)产城融合导向下的城市有机更新策略
  城市产业功能区是有机的整体,应顺应其内在发展规律和空间肌理,在产城融合导向下,以循序渐进、迭代更替的方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更新发展。
  1、识别空间潜力,确立因地制宜的更新力度
  在产业功能区更新建设初期,应充分调查和梳理片区的土地使用情况、企业生产效益、建设开发强度等现实条件,结合企业自身意愿和宏观发展导向,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策略,科学合理研判空间更新潜力,根据不同的空间“冗余度”进行差异化更新改造。
  2、强调功能复合,建构产居平衡的更新格局
  针对已明确的更新改造地块,基于其周边用地功能特征,从互补关联的角度强调产业、居住、公共服务功能的高度复合。可将产业片区划分为若干功能组团,各组团内的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有利于居民的职住平衡,又能促进形成复合高效的空间格局。
  3、依托生态要素,践行三生融合的更新举措
  绿地、水系等生态要素是城市产业功能区宝贵的空间资源,既是产业、居住功能的空间媒介,又是城市更新工作的切入点。以公共开敞空间塑造为契机,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空间自主更新,形成“以点带线”的联动效应。针对建设密度大的产业地区,开展“拆旧补绿”工作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发展。
  4、注重近远结合,引导渐进生长的更新路径
  城市更新是动态化的城市治理手段,受限于资金条件和动迁压力,难以一次到位。应充分考虑更新对象的实际情况,从低效用地和更新意愿大的企业着手,从“点”上破题,聚焦近期更新工作的示范地。结合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探索渐进式、滚动化的可持续更新路径。
  (摘自《产城融合导向下的有机更新策略——以常州市未来智慧城为例》,《城市建筑空间》2023年第9期)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