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称“东南巨丽”、“海甸都会”,因其本为海湾盆地,四面环山,一水中分,丘屿星罗,水网密布。古代福州城内外有九条水带环束,水源涵养丰富,城内绿化繁茂,以植榕为主,景观建设亦以引水造园为常。晋唐以来,中原士民南迁入闽,衣冠文物萃集城区,高门大户鳞次栉比。在众多长坊曲巷之中,或为达官势族聚居之府,或为名贤归休觞咏之地,许多豪宅华构都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福州古城对山、水的利用,强调重点建筑群、城墙、坊巷、中轴线、绿化,形成了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城市设计美学。”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在《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设计传统》中如是说。朱紫坊街区依于山北麓而建、傍安泰古河而筑,座落于城市中轴线旧宣政南街之东,近附府城南门,是城市建设美学的一大杰作。
福州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福州城池经过多次扩建或再造,到唐代,罗城始成,朱紫坊紧依罗城南面。随着福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扩大,朱紫坊逐步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成为全国中心城市中保留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之一。
朱紫坊街区隶属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圣庙社区。圣庙社区位处福州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办公地点在福涧街1号,由原来的新权、圣庙、法海和朱紫坊等居委会整合而成。社区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四至范围为:东至法海路,西至八一七北路,南至古田路,东至朱紫坊。
朱紫坊位于八一七北路的安泰河南侧,与津泰路隔河相对,旧名“达善境”,地名新河,又号三桥。朱紫坊历史悠久,形成于唐代,得名于宋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朱紫坊濒临安泰河,该河为唐末五代王审知修建“罗城”时新凿的护城河。因河上建有三座桥,故初名“三桥巷”。朱紫坊之名,始于宋代,因坊内朱敏功兄弟四人皆登仕版,朱紫盈门(宋朝官员以官袍颜色区别其官阶,朱紫为高级官阶的服色,即:—至三品为紫色、四至六品为朱红色),故称“朱紫坊”。1966年一度更名“前卫里”,1981年恢复原名。临河坊路东西走向,东起津门楼(街),西抵安泰桥,全长580米,宽4一5米;西段石板铺砌,东段己改为水泥路。住宅门牌号自西向东从1号至70号,全在坊南侧。北侧临河,河旁围以短墙。街区内文化气息浓郁,以众多名人故居为依托,与商贸繁华的南街(八一七北路)组成积淀深厚的文化街区。2006年6月,朱紫坊的芙蓉园、萨氏民居与三坊七巷的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朱紫坊入围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唐代福州城图街”,因此更加声名远播,在全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从地理位置上看,朱紫坊历史街区有三大特点:一是地理环境优越。其优越性集中体现为依山傍水,体现山水的和谐交融。“山”即靠近朱紫坊的于山。福州古谚称“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于山即为“三山现”之一。“水”,就是朱紫坊畔的安泰河。安泰河缓缓流经朱紫坊,在历史上这一带曾是市井繁华的著名街区,河流承载了货物流通的重负。宋龙昌期《三山即事》诗云:“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清蒋垣《榕城景物考》云:“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从中可窥见当年安泰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二是历史积淀深厚。这不单指朱紫坊街区本身,更指其周围厚重的历史气息。两山(乌山、于山)两塔(乌塔、白塔)一条河(安泰河)一街区(三坊七巷),构成福州城区的地理与人文的中心,其历史建筑格局和传统文化遗迹,代表着福州城市文化的本色。数说不尽的人物风情,更赋予朱紫坊厚重的文化氛围与历史沧桑。三是历史和现代的碰撞。从空间位置上看,朱紫坊北侧隔河为津泰路,西侧为南街,分别代表福州城的现代繁华与传统兴盛。大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商贸发达,市井繁荣。而朱紫坊街区内古木参天,小桥流水,寂静清幽,让人意外地感受到繁华闹市中保有的一方静土。
一是气候方面。朱紫坊地处福州城市中心,靠水近山,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少霜无雪,夏长冬短。从总体上说,气候条件十分宜人。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街区居民的生活。但这种自然条件也给朱紫坊古建筑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留下不少隐患。首先是台风的影响。福州靠海,每年夏秋季总有几个台风登陆,威胁着朱紫坊内的众多古建筑。其次是白蚁的噬咬。朱紫坊街区内众多的木构建筑,最易受白蚁危害。白蚁是喜温性昆虫,福州暖湿的气候,为其孳生提供良好条件,因而白蚁对木构建筑造成巨大伤害。
二是河流方面。朱紫坊街区空间格局的特点是一街水巷,三座小桥,河水荡漾,坊弄交错,古榕垂髯。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曲线鞍墙,还有门罩牌堵,高敞厅堂,幽静园林,构成具有典型的福州特色与鲜明的传统风貌景观,喻称“福州秦淮河畔”,实不为过。街区内,安泰河横贯东西,流经福州市区中心,是市区的内河主动脉。它的前身是闽王王审知主持修建的罗城护城河。安泰河东西流,与外海潮汐相通,涨潮时,流水从琼东河进入古仙桥下,经武安桥(今福州移动大厦旁)、津门桥(津门路)、福枝桥、广河桥(两桥均在朱紫坊),穿过安泰桥,流经澳门桥、老佛殿桥、仓前桥、金斗桥,至观音桥与西水关之水交汇,再由观音桥流向太平桥,与白马河相通,全长2.52公里。安泰河在历史上曾是福州城区内河交通的枢纽。宋龙昌期诗“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描述的就是安泰河沿岸的旖旎风光和水运繁忙盛况。2006年,安泰河成为福州市唯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河流。
(二)坊巷初成
朱紫坊地临水浒,俗呼朱紫坊河沿。其河初名新河,因闽王王审知于唐天复元年(901)将晋代子城扩建为罗城时,在罗城南城门利涉门前开凿护城濠,为新开河故名,旧亦号三桥。宋时,树有“朱紫坊”牌坊,系为朱敏功兄弟而建。朱敏功,字彦仁,兄弟皆进士,一门通显,里人为建此坊。
当时南城门遂从晋子城之虎节门南移至安泰河北岸,称利涉门,门外之桥为利涉门桥,即今之安泰桥。后梁开平二年(908),王审知进一步将罗城向南、北双向扩展,修建夹城,因城呈满月形,故又称月城。此时,福州南城门又从利涉门南移至今南门兜附近,称宁越门。于是,安泰河便从以前之护城濠变成横穿城区中部的内河;同时,利涉门前、安泰河上的安泰桥(古利涉门桥),正好位于沟通福州城南北主干道(南大街)的中心点上。安泰河与安泰桥遂成为城区水陆交通的枢纽。安泰河水东从琼东河入古仙桥下,依次经由武安桥(今秀冶巷口)、津门桥(古罗城)、福枝桥、新桥、安泰桥,往西继续流经澳门桥(古罗城清远门桥)、虹桥(佛亭桥)、仓桥、金斗桥(古罗城金斗门桥),至观音桥,与西水关之水相交汇,再由观音桥流至太平桥,与白马河相遇,全长2.52公里。因利涉门桥今称安泰桥,故河亦称安泰河。
安泰河南岸的朱紫坊,地处于山支脉罗山之北麓。据沈来秋《三山的支脉》考证,旧时罗山的范围,应当从现在圣庙路东首协和医院后山一带起,北至观巷口,西至朱紫坊为止。花园弄芙蓉别馆和武陵园诸胜地皆属之。坊内萨氏、陈氏、方氏、诸巨宅皆依山麓而建,其院内后进的地下均为岩石。当年开凿罗城护城濠时,在岸边河床中仍残留巨石,此即罗山延伸入河床的岩层余脉。故古谚有云:“罗山脚坠朱紫坊河墘。”如今之朱紫坊48号、62号、64号,文昌弄8号等宅院内都有突起的山岩石脉。
几经沧海桑田,现在的安泰河东起水部门内(今五一北路侨联大厦北侧),从古仙桥、武安桥向西,沿秀冶里河墘、朱紫坊、桂枝里、玉山涧、仓角头,经仓前桥后,稍转西北,流过金斗桥,到观音桥,与文藻河交汇,再转西行,到西水关闸,与白马河相通。河流全长2520米,宽9米左右,河床深约3.5米。各段河道均另有名称,自东向西依次为:古仙桥至武安桥称珠妈庙河,武安桥至津门桥(古称兼济桥)称打铁巷河,津门桥至广河桥称通津河,广河桥至安泰桥称朱紫坊河,安泰桥至澳门桥(古称清远桥)称桂枝里河,澳门桥至老佛亭桥称玉山涧河,老佛亭桥至馆驿桥称仓前河,馆驿桥至观音桥称驿前河,观音桥至西水关闸称西水关河。安泰河流经朱紫坊段的长约590米。古代安泰河段,只是指安泰桥两侧的东、西河段,东至津门桥,西至澳门桥。这是当时福州城区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段。
安泰河和福州其他内河的河水一样,均能贯湖通江达海,每天两次随大海潮汐涨落进退。安泰河西出西水关闸,经柳河后36曲流向西郊洪山桥,与闽江的下游水道洪江相通;安泰河东,由古仙桥出水部门,经琼东河、台江河口,由直渎新港汇合而出闽江下游,与其江水道相通。又有西北山溪之水注入西湖后,从西湖北水关闸经卧湖桥、达明河桥、合潮桥、观音桥,源源不断地注入安泰河西段。东北山溪之水从汤门经澳桥,注入安泰河东段(水部门内古仙桥下)。此外,安泰河水与周边支流有暗沟相通,其中有省城雨水、污水的总出口沟渠(三元沟)。郭柏苍《三元沟始末序》云:“县前兴贤坊府学孔庙泮池有巨沟达福履营、万岁铺、夏醴井巷,隧道穿出城根,以入南门内河,曰三元沟。”随着每天江水两次潮汐的吞吐进出,舟楫竹篙对河床不断地捅拨,居民每日产生的泔水污液和粪便垃圾都由农民、置民挑走,或用粪船运走。因此,旧时安泰河水始终保持清澈流畅,是两岸居民饮用、洗涤用水的主要来源。
安泰河水滋润了朱紫坊两岸沃土,榕树杨柳枝繁叶茂,花草竞秀,四季如春,留下张伯玉“编户植榕,暑不张盖”的千年佳话。树木草地又能涵蓄雨水,保持水土,做到岸固河清,形成良性循环。两晋南朝以来,人们纷纷在岸边筑室架屋定居,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氛围和园林山水宜居环境。大户人家因地制宜,营建池馆园林,其大而著者有如芙蓉园、武陵园等。芙蓉园及其他豪门宅邸中的花厅、鱼池、假山,得安泰河源头活水之利,鱼虾、青蛙、泥鳅、蟛蜞畅游其间,生趣盎然,与优游生活其间的雅士、文人自然为友,十分相得。
沿河的街坊巷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安泰河北岸的津泰路曾是唐末五代的五州诸侯馆,宋、元、明、清的巡抚署等衙门所在地,又是商贸闹市,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而南岸朱紫坊则显安静得多,是读书著述的好地方,文人雅士闹中取静而居,故而视之为乐土。安泰河北侧临河沿岸也曾是一条坊巷,称涟漪坊,因屋宇树木倒映河中,水波涟漪,蔚为景观而得名。民国后,涟漪坊被拆除而消失,故鲜为人知。朱紫坊大户人家大多在临河的岸边建立照壁,目今只存其一,在朱紫坊48号方伯谦故居大门前。古榕生长其上,树长根墙,形成榕树墙奇观。
安泰河对朱紫坊而言,不啻为母亲河。清郡守李拔在《福州城河水利考》中称:“安泰河……西至观音桥,出西水关,与外濠江水通,此皆名为运河,可通舟楫,挽运军粮,装载货物,最为便利者也。又与支河会,南入江潮。潮汐往来,左萦右拂,复有内沟外濠,汇归流通,以助其胜。商贾以之辐辏,室家以之安宁,人文由此蔚起,政教因而覃敷。此支河之开与运河等,均功在万世者也。”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朱紫坊内居民及毗邻津泰路商家、居民的生产、生活,形成大量污水秽物,倾入安泰河,对这一带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因此,要保护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首先要对安泰河的水体进行净化,同时对其周边环境也要进行综合整治。近两年,鼓楼区政府进行整治,清除河底淤泥,修砌河边驳岸,安泰河水质因之改善,但仍难恢复旧时之清澈。
朱紫坊河沿有宛转桥、福枝桥、新桥,合称三桥,皆通津泰路。故朱紫坊初称“三桥巷”。
1. 安泰桥(原称利涉门桥)
安泰桥在今八一七北路中段的安泰河上。唐天复元年(901),王审知筑罗城,将子城的南门虎节门南移至今安泰河北岸,称利涉门,并在利涉门外的护城壕安泰河上修建利涉门桥,又称利涉桥。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再次南扩城池,建夹城,南门扩至今南门兜的宁越门,安泰河遂从护城河变为内河。宋宣和间,郡守陆藻创亭其上,早毁。明代改名安泰桥,其他附近俗称安泰桥下。安泰桥一带成为市区的水路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城区进出口货物多在这里集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安泰桥又成为福州城区中轴线上的主要桥梁。现今桥长11米,宽20米,主拱圈厚仅20厘米,每天经过的车辆逾千,而桥却巍然屹立。2012年,终因地铁施工故道不堪重负而出现石梁裂痕,现已在上方另架钢梁桥以分其重。
2. 广河桥(观音桥)
广河桥位于朱紫坊中段,横跨安泰河,石砌,南北走向,南接芙蓉园北便门,北通津泰路。初称新桥,因桥东北侧建有观音亭,故俗称观音桥。据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广河桥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
广河桥为花岗岩单孔石拱桥,拱顶弧度较小,两边向外直伸,拱型较为奇特。今桥长6.5米,宽3.05米,拱跨度约4米。1978年、1986年曾两度重修,在桥两侧加浇灌钢筋混凝土梁,桥面铺水泥,筑水泥栏杆,改造成一座现代桥梁,桥上可通行机动车辆。20世纪80年代之前,桥上有开设一间裱褙店和一家理发店,邹师傅为招徕顾客,店里备有象棋、茶水,供熟客聊天对弈,观棋者不少。
3. 福枝桥
福枝桥位于朱紫坊东段,横跨安泰河,南北走向,为石构单孔平梁桥。一说旧称宛转桥。据清陈学夔《榕城景物录》记载,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传,当时有孝子为虔诚信佛的母亲过河到法海寺行香方便而建此桥。长6.8米,宽1.68米,跨度4.25米,以两条长6.4米、宽0.4米、厚0.4米石条为桥梁,桥面铺16块石板,后以砖砌桥护栏板,高0.75米。桥今仍坚固。桥南河墘有“朱紫达善境”的石框门匾古迹。
福枝桥东侧河道水较深。据当地老住户回忆,上世纪70年代之前,这里是游泳的好水域,桥梁上还是天然的跳水台。游泳好手常站在桥上,向东侧河中跳下,潜入水中,然后游向20多米外南岸一块凸出水面的大岩石盘上休息。这块大石长7—8米,宽2—3米,是近河人家洗涤衣物的地方。河岸边有石栈道可以登岸。据传,这里是罗山的支脉,这块大盘石即俗谚“罗山脚坠朱紫坊墘”的物证,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时方露出水面。
上述三桥之外,坊内还有一座新建的桥。2010年整治内河时,应群众要求,在朱紫坊24号河上,新建一座通往津泰路的单孔石拱桥。
在朱紫坊附近,有一座津门桥与安泰河水网关系密切。津门桥位于津门路北端的安泰河上,北通仙塔街、旗汛口、井大路,南通鳌峰坊、法海路、花园路、圣庙路,与津泰路交叉成十字路口。原为王审知筑罗城时所凿护城河城门外的桥,称兼济门楼,俗称“津门楼”。北宋庆历二年(1041),郡守陈象舆改名为“通津”,桥亦因名通津桥。《三山志》记载:“通津门桥,旧名兼济。宋咸平中,陈象舆重浚之,并门改名。俗号‘新河’,通大船往来。”该桥原为石构拱桥,保存在今津门桥东侧路下,原桥的石拱券、桥面石梁均保存完好。1983年重修,改用水泥铺面。津门桥附近,安泰河水有两头涨的自然现象,每月初三、十八尤为明显。
码头,俗称道头。安泰河有三处较大和七八处小型的码头,均以石棚。较大的码头宽约2—3米,以条石铺就,坡度较小,依次在安泰河、广河桥和津门桥。安泰河和津门桥码头以货运为主,广河桥以客运为多。安泰桥、广河桥码头采用露天、台阶式的建造形式,而津门桥码头则采用水门样式,即沿河砌成拱形石门,通往岸上街边,是涵洞式的石台阶。大件货物在上述三个码头由工人抬运上岸。
其他各处小型码头,则采用栈道式结构,即以一根条石插入河岸边石墙,形成阶梯,上下没有扶手。这些小型码头多为岸边小商贩搬运小件商品货物所用,一次只容一人行走。这些小码头平时又是沿岸居民汲取河水和洗涤蔬菜、衣物之所。夏日,又是人们下河游泳的通道。
福州古称“榕城”,以宋代城内遍地植榕闻名。朱紫坊河沿是全市古榕最集中的地段之一。自宋代起,安泰河两岸种植许多榕、柳、樟等树木,至今秀冶里河墘和朱紫坊沿岸的老榕树仍盘根错结,枝繁叶茂,须如垂帘,浓阴似盖,蔚为奇观。在朱紫坊里,最盛时古榕多达三四十株。其中有一株“龙墙榕”,相传种植于唐天复初,树龄已逾千年,围径9.8米,树高18米,冠幅110米,裸根形成一堵墙,铁干虬枝,宛如蟠龙腾跃,是福州重点的古树名木。街区内古木参天,流水潺湲,粉墙黛瓦,闹中取静,历来吸引文人雅士在此定居。
安泰河不仅有优美的生活环境,还是城区运河交通的总枢纽。古代城区进出的物资多在这里装卸、启运。宋代诗人鲍祗作诗曰:“两信潮生海涨天,鱼虾入市不论钱。户无酒禁人争醉,地少霜威花正然。”福州盛产海鲜,水部门外不远的蛤埕是专营贝壳类海产品的码头和总批发市场。每天凌晨开始交易,将海鲜运进安泰桥码头,即时上市,以保证新鲜,一到天亮就撤摊收市,因此福州人称海鲜鱼货市场叫“半暝摊”。直到晚清“五口通商”后,台江码头崛起,“半暝摊”海鲜鱼市移到中亭街,安泰桥一带的南街(前街)就发展为日用百货、食杂、文化用品的商业街。有人通过安泰河,从城外运入薪柴木炭和制作家具的优质木料;从城里运出的有织缎巷的丝绸织品、榕绣制品和酒库酿制的福建老酒。
这一带不仅是榕城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还是一个热闹的生活区。这里人烟稠密,屋宇连片,巷陌纵横交错,商铺栉次鳞比,人们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清蒋垣《榕城景物考》云:“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追记的就是唐末朱紫坊一带人们的市井生活与街市繁华。宋郡守曾巩《夜出过利涉门》诗云:“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宋人龙昌期诗云:“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描写的则是宋代安泰桥一带的市井生活景象。从文人笔下的记述可见,安泰河在唐宋时期颇有六朝古都金陵(南京)秦淮河边的繁华风貌。
从这里的石阶道头下河登舟,东出水部门,经台江内河道可达闽江,西可上溯进入西湖游览。每年端阳节,安泰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两岸观者如堵,欢呼雀跃,热闹非凡。而在每年元宵之夜,这里华灯高照,可以见到许多坐轿或步行“转三桥”的妇女。福州元宵“转三桥”习俗独具地方特色,据传始于宋代。古代元宵夜,是妇女们热切盼望的节日,因为此时无论贵贱,皆可出门游观。元宵之夜,妇女们梳妆打扮,于闽山庙内焚香拜神之后,结伴同行,在城内安泰河流经的数座桥梁上通过,希望借此避邪祛病。贫者徒步,大户人家肩舆出行。众多女子盛妆出行,平时难得一见,故吸引许多男士围观尾随。徐熥《闽中元夕曲》云:“年少路旁虚送目,良家女伴转三桥。”黄绍芳《转三桥》诗云:“十万红灯三五月,衣香吹满绿榕街。”宋人方孝能《福唐元夕三首》云:“少年心绪如飞絮,争逐遗香拾坠钿。”都极力描写转三桥的热闹与青年男女的风情,十分生动、传神。
(三)街区演变
福州作为全闽首邑、八闽都会、闽中政治与文教中心,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从冶城的兴建,到子城、罗城、夹城、外城等的逐渐扩大,以及府城、会城的不断强固,福州经历了六个重要的建城时期,而朱紫坊街区的形成也与福州建城历史密切相关。
唐天复元年(901),闽王王审知扩建罗城,当时的朱紫坊位于罗城南面,与罗城仅隔一条护城河(即安泰河)。清蒋垣《榕城景物考》中追述:“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拓建夹城,朱紫坊即位于夹城之内。据《三山志》记载,宋开宝七年(974),刺史钱昱增筑外城,该街区便全部被围入城中。志载:“朱紫坊,地名新河,旧号三桥,朱通奉敏功之居。昆仲四人,皆登仕版,通奉享年九十余,子孙繁盛,朱紫盈门,乡人因以为名。”坊名由此而起,可知当年此地必是“街衢连甲第,冠盖拥朱轮”(唐元稹诗句),只是其先前情形已经难得其详。而且,志书还载:“内南乡街坊,陈祖武政和二年(1112)特恩转运使,欲举其行实,力辞之。乃名其坊为乡行,仍手札以旌之。兴贤坊,内州学,旧名进德,政和行舍法,改今名。学之东,有闽时太妃宅,今犹呼。”可见当时在今朱紫坊街区内还有乡行、兴贤两坊,其居处者必众。
随着城池的不断扩大,朱紫坊逐步处于城市中心,主要街巷格局大致形成。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朱紫坊发展达到鼎盛,街巷格局整体形成。
朱紫坊河沿,古有宛转桥(或即广河桥)、福枝桥、新桥(即安泰桥),合称三桥,皆通津泰路。整个街区面对安泰河,西通白马河,东接津泰河,两岸皆抵闽江,水陆交通便利。唐宋时期,这里便是主要航运码头,历代成为古城的繁华街区。
朱紫坊街区还是古代福州文化教育机构的集中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唐代起,建立州学、县学、庙学、试院。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即创建孔庙,其后有杏坛和“三百三十有三士亭”。明正德间,巡按御史沈灼建一峰书院。清设提督福建学院署。先后又辟陈北山、黄勉斋、董见龙等乡贤祠。历史上,整个街区及近邻有三座孔庙、三座学宫、两座县衙、一处省级学院署,可谓学府林立,学子云集,弦歌不绝,一片儒雅之风。坊内府学弄、府学里、圣庙路等现存街巷名称也说明了朱紫坊曾是福州教育重镇和文化中心。在朱紫坊的周边,也有积淀深厚的人文环境,如鳌峰坊中的鳌峰书院、于山之麓的法海寺等。因此,从朱紫坊先后出现诸如叶向高、叶观国、董应举、龚易图、萨本栋、张钰哲等众多名宦、学者就不足为奇了。
朱紫坊还是近代中国海军将领的聚居地,不少海军人物居住这里,故有“海军一条街”之称。街区内有以海军耆宿萨镇冰、“中山”舰舰长萨师俊为代表的萨家大院,有以清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海军名将方莹为代表的方氏海军世家,还有江南造船所所长、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故居,民国海军运输舰队司令张日章宅院等等。这些杰出人物为古老的街区留下许多人文景观和传奇故事。
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朱紫坊街区留下许多古建筑、古园林。如宋参知政事陈鞾所创“芙蓉别馆”,明著名诗人傅汝舟、谢肇淛所建“泊台别馆”,内阁首辅叶向高所修别业。清光绪间,藩司龚易图重修园林,辟“芙蓉别岛”,构“武陵园”。民国时期,“芙蓉园”部分曾作为陈兆锵花园。内有3座海石、太湖石假山,多处题刻,十多处亭台楼阁,4口大鱼池与安泰河潮汐相通。其园林总体布局严谨,造型优美,为福州之冠。
1. 文物保护单位
街区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3个点):萨氏民居、芙蓉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方伯谦故居;市级挂牌保护名人故居6处:张日章故居、何公敢故居、陈深故居、郑大谟故居、陈兆锵故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董见龙先生祠、张钰哲故居。其中朱紫坊26号萨家大院,五进直通,是福州保留至今最宏敞的古民居之一,其高大端稳无可匹敌;48号方家大院是福州典型的杠梁厅,用材硕大,形制粗犷古朴,前有照墙,后有书院,亦属罕见。总体而言,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较好。
2. 普通古建筑
除文物保护单位外,朱紫坊还保存有三四十处普通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从纵向年代上看,有明清建筑,也有民国建筑;从横向类别上看,有庙宇、祠堂、小型商铺、普通民居等。它们造型别致,风格各异,充分体现朱紫坊代表福州传统古建筑的地方特色。这些建筑的保护状况参差不齐,但其基本结构、大木梁架尚存。
3. 其他历史遗迹
在朱紫坊街区内,除有众多古建筑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历史遗迹和遗物,如安泰河上的桥梁,有安泰桥、广河桥、福枝桥、津门桥等,又如花园巷与花园弄交叉路口有南宋石敢当,方伯谦故居门前的照壁,“朱紫达善境”石匾……这些历史遗迹遗物与古建筑交相辉映,组成朱紫坊历史街区充满古色雅韵的空间格局。
(四)朱紫名坊
从朱紫坊街区空间上看,自清代建设发展达到鼎盛以后,坊内街巷格局基本保持至今。街区内现存朱紫坊巷、朱紫坊支弄、花园巷、花园弄、府学里、府学弄、芙蓉弄、文昌弄、学院前巷、福涧街等十余条街巷,纵横交错,保留着闽都街巷的传统风貌,空间分布比较合理。街区内古建筑、古园林比比皆是。现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计共计8000多平方米。
朱紫坊内10多条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安泰河一起,构成独特的风景。坊内主要小巷有:
花园巷。北接朱紫坊,南连花园弄,两侧斑驳的高墙使小巷显得仄长。巷宽约1.6—2.0米,长约60米。父子同进士、双翰林的陈海梅、陈培锟故居就在巷内。
花园弄。在花园之西,通往朱紫坊。系东西走向的小巷,东连法海路,西接府学弄,长约120米,本朱紫坊之支巷。这里有著名的全国文保单位芙蓉园。“文化大革命”中,花园弄一度改称“红卫支弄”。
府学里。在旧明伦堂之东,因清代福州府儒学在其南而得名。通往朱紫坊,北通花园弄,长约60米。南侧现为建筑部门封闭。原有纪念陈北山、黄勉斋、董见龙三先生的三座祠宇,今仅存董见龙先生祠。
府学弄。在学院署(今延安中学)东墙外,南北走向。北连花园弄,南端出口为学院前。小巷宽约2-3米,长约120米。这里有座福润麻王庙(原称“五圣庙”),清代传入台湾,在台湾嘉义以南有较大影响。
芙蓉弄。小巷北接花园弄,东侧开口在花园路,呈“L”型走向,长约百米。小巷窄处只有1.1米。芙蓉弄7号为张钰哲故居。“文化大革命”中,芙蓉弄一度改称“红卫兵三弄”。与芙蓉弄并排的巷子北口均向花园路,依次还有纸房里、韩厝弄和石榴弄,现均因扩建道路等原因而消失。
学院前。因清代提督福建学院署所在而得名。东西走向,南临文庙,西接八一七北路,其东北侧一巷,亦以因学院署而称学院后,周围地区又因院署所在旧称学院里。今延安中学即学院署遗址。
学院后巷。小巷东边与花园弄相接,南端己为延安中学扩建而截断,巷长约35米。
福润街。小巷南侧开口在学院前,北向无出口,巷长约30米。
文昌弄。南向连接法海路,巷宽约1.6米,长约50米。“三山藏”之一的罗山支脉,有一部份就在文昌弄和朱紫坊46、47号间的民居内。
朱紫支弄。北通朱紫坊,南无出口,巷长约60米,宽1.8米。
以上为朱紫坊街区主要的小巷。
选自《朱紫名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