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坊巷名人  >  名门世家

脱胎漆器沈氏世家

主题词: 三坊七巷;脱胎漆器沈氏世家 分类号: K82 来源: 《坊巷世家》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作者: 黄启权
字体:
来源:《坊巷世家》

发布时间:2015-12-30

  福州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原籍江苏吴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四月,生在福州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他自幼少读诗书,学做漆艺。出师后,在杨桥巷双抛桥附近自己开店,以漆器加工为业,并制售漆筷、漆碗和神主牌等小商品。乾隆末年,一次,沈绍安在为衙门官府修复金字牌匾时,

  从夏布裱糊中得到启发,把它应用于制作漆器上,经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从而发明创造了脱胎漆器。起初,主要制作观音、弥勒等佛像,后来逐渐发展到制作日用生活器具,如茶箱、烟箱、提盒、首饰箱等;以后更创作了花瓶、屏风等艺术品,大受上流社会的欢迎。由于其店在双抛桥河墘小花巷内,地近三坊七巷,多官宦文儒之家,有崇尚风雅之习,于是,脱胎漆器很快风靡远近。脱胎漆器的精美华丽,独具艺术魅力,开创了福州漆器制作历史的新纪元。

  沈绍安逝世后,传至第二代沈初朱(1789—1849) ,字拱璧,进入沈家脱胎漆器手艺和生产的稳定发展阶段。时值“五口通商”,初朱适应欧美人士的喜好,模仿西方造型,生产各种烟斗、咖啡具、茶具、花瓶等新品种,并将一次烷灰改为两次烷灰,增加产品的坚牢性,很快地打开了国际市场。

  到了第三代沈作霖,字雨田,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应用纯金箔炼古铜和墨朱地筛金方法,丰富脱胎漆器的装饰,使之更为美观。作霖生子六:长允中,次允济,三允钦(一作允须),四允华,五允浓,六允铿。既有嫡出,也有庶出。为了继承这块金饭碗,沈家就立下家规,技术上实行“四传四不传”,即“传内不传外,传长不传次,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财产上明确,祖上的动产不动产,只分给没有学艺的子孙,让他们转业安排生产;而学技术的后代,不但不能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担债务。于是,技术全面传给长子允中,并指定次子允济、三子允钦、四子允华协助,五、六子则改事别业。沈作霖善操琴,晚年以琴乐自娱。适闽浙总督许应骙之母爱听古琴,故常邀沈入衙弹奏娱乐,关系甚为融洽。人家对沈家脱胎漆器自然另眼相看。

  发展至第四代,一人一技,各有专长。沈允中继承祖业,经营杨桥巷老铺,除制售脱胎漆器外,还专心研宄各种木料,在胚胎上下工夫,并聘请木刻工制作木刻产品,拓展脱胎漆器的花色品种。允济,字桂藩,擅长漆画描金;允钦,字敬庭,善配漆调色;允华,字兰庭,尤善装饰钉铜。他们兄弟共谋生计,通力合作,使沈家漆艺更臻完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至此,仍然做到内无分号,外无同业。

  到了第五代,尽管沈作霖还在世,但除了长房正镐、正恂、正恺、正愉的“镐记”“恂记”“恺记” “愉记”外,还有二房正憘的“情记”、四房幼兰的“兰记”都相继开张,各立门户。他们为竞争业务,各自罗致名工巧匠,分别泥

  塑、雕刻、锯花、漆画、木胚等专项设立工序,开展技艺研宄,使制作分工更专更细,而且集众人之长,促使沈绍安脱胎漆器向新的跨越。如制作时加入泥金、泥银等颜料,色调愈显美观调和;加上创造“擦金”等新工艺。从而,沈家脱胎漆器步入了 “黄金时期”,不仅走向全国,而且走向世界,参加法、美、意、德、英等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并获重奖。允中长子正镐(约1850—?),字右笙,光绪六年(1880)前,就在杨桥巷继承祖业,立“正记”,又称“镐记”,占有老铺的优势,并招聘各种民间艺人三十多人,提高技术,发展生产,使制作质量更加稳定,产量大幅度增加,形成工厂化正规生产。正镐始终坚持爱国爱家。清末民国初,美国商人斯密想用结亲、合股、技术转让等办法攫取沈家脱胎漆器的特技,都被婉言谢绝。允中四子正恂(约

  1860—?),字翥卿,设铺于宫巷,称“恂记”,规模仅次于“正记”。光绪二十四年,沈正镐制作的《莲花盒》《茶叶箱》在法国巴黎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光绪三十年,经林炳章奏请,清廷准于在福州水部创办工艺传习所,招手艺徒160名,其中漆科40名,从而,培养出李芝卿等一批脱胎漆器艺人,成为骨干。光绪三十一年,许应骙买了一大批沈正

  镐、沈正恂的脱胎漆器进贡给慈禧太后,深受赞赏。慈禧太后特赐沈正镐、沈正恂兄弟以四等商勋、五品顶戴;福建省总商会登门祝贺,一时轰动榕城。宣统二年(1910),清廷在南京三牌楼举办“南洋劝业会”,广泛征集民间产品,沈绍安“镐记”“恂记”送《松瓶》《桃盘》和《鹿竹圆桌》等产品,又获皇帝钦赐一等商勋、四品顶戴。从而,也更大地推动了福州脱胎漆器的发展,出口总值从光绪三十一年的10521元至宣统二年跃为35041元。翌年,沈正恂的《古铜色荷花瓶》、《大梅瓶》和《观音佛》:又分别在美国、意大利博览会上获得金牌最优奖和一等奖。沈绍安也在《闽侯县志》中入传。

  允中五子正恺、六子正愉,分别成立“恺记”“愉记”,规模较小,但技术也有可取之处。民国3年(1914),正愉创作的《葵花果盒》获得德国柏林博览会一等奖。

  允济之子正憘的“情记”,二房出长,也要学艺,争取“金饭碗”,但是得不到支持,只是个人自产自销。

  允华庶出的沈幼兰(1890—1964),原名正铎。14岁时在堂兄正恂店里学艺,逐渐精通上色薄料。民国4年出师后,独树一帜,在仓山塔亭路开了“兰记”漆器店。他重视技术设计,不惜重本,广求名人字画、名贵陶瓷、古铜器等,参考借鉴,产品创新。同时,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争取业务,“兰记”产品在国内外渐享声誉。民国13年,他主持创作的

  《锦地海棠果盒》在英国伦敦博览会上获头等奖牌和奖状。民国15年,他和陈兴贺合作的《套桌和茶具》在美国费拉得斐亚博览会上获头等奖牌和奖状。民国18年,“兰记”漆器又在菲律宾马尼拉工商业交易会上获特等金牌奖。同年,在上海劝业会上再获头等奖状。民国22年至27年,“兰记”《漆器博古挂联》《黄杨木菊花挂联》《烟匣花瓶》《脱胎寿星》《锦地花鸟图屏》等,先后在美国、巴拿马、旧金山博览会上及北京、杭州、上海、广州、青岛等地国货展览会上获得头等金牌、金牌护照等,为沈绍安脱胎漆器争得了不少荣誉。这时,“兰记”也已成为福州最大的漆器店。

  正是这样,福州脱胎漆器一时看好,许多同行自清光绪年间始争起,在城内总督后陆续出现福庆安、美中奇、林钦安、新朝安、雅珍奇、华美英、新奇春,乃至胜绍安、新绍安、锦绍安、广绍安、枕绍安等形音相似的牌号。他们虽未得真传,但工省价廉,确实给沈绍安老牌造成相当的威胁;特别是美中奇老板卞宝荣趁福建督军李厚基母亲八秩大寿,赶制了《麻姑晋寿》《东方朔偷桃》,以及大型珊瑚、如意、花瓶等产品,获利不少。

  这时,长房第六代孙沈德铭也认识到地道的重要性,总督后这块宝也非争夺不可。于是,既全力经营好杨桥头“沈绍安镐记”老铺,又分兵肃威路设立“沈绍安乾记”。由于沈绍安的名牌效应,加上沈家资金雄厚,技术优势,其他杂牌自无法抗衡。后来,其堂弟沈正增之子沈德彬也在总督后开起“沈绍安德记”,由于地道特佳,不但击败同行,而且超过了“乾记”。

  “九一八”事变后,战乱频繁,沈绍安恂记、愉记、憘记先后式微。长房沈正镐儿子,不愿继承父业,外出求学;只有一个女儿沈忠英,自幼酷爱脱胎漆器艺术。按沈氏家规“传男不传女”,她以发誓不嫁,换来沈家的真传。正镐死后,她继承父业,主持“镐记”老铺;但因旧社会妇女地位,虽身怀绝技,缺乏经营能力,终难实现“中兴”。

  “七七”抗战全面爆发,省政府内迁永安,总督后业务冷落,较像样的只剩下“德记”“恂记”和“兰记”,其中又

  以“兰记”实力最强。“三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实行联合,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确保质量。从而,使外界认识到,真正的福州脱胎漆器还是沈氏一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兰记”改为“公私合营脱胎漆器公司”,沈幼兰任经理。1957、1958年,又以“德记”“恂记”和“兰记”三家为基础,改为国营,成立两个厂: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址在仓山信平路(今六一南路新大桥头),沈幼兰任副厂长;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址在五一路于山东麓。两厂从业人员达一千多人,产品运销30多个国家。福州沈氏脱胎漆器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

  选自《坊巷世家》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