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是严复生命中的又一个转折时期。这年天津水师学堂在义和团事件中为炮火摧毁,他携家眷仓皇逃到上海,从此,脱离了他工作近20年之久的海军界。这一年,他才不过50岁,然而世事的沧桑却让他有“年鬓亦垂垂老矣”之感,对个人的前途,感到十分渺茫。因他的名望,各种社会团体常邀请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数情形下,他是非自愿的被动行为。如参加中国国会、担任开平矿务局总办等职务。
严复在家中扮演的是封建宗法家长的角色。在上海,他结识了第三任夫人朱明丽。明丽是个受过教育的城里女子,在思想感情上与严复颇能沟通。婚后严家大小事情都由她来管理,分隔两地时严复与她三五天即通一封信,可见二人感情深厚。自她进门之后,莺娘对此尤其不满,而严复总是劝明丽要与莺娘和好(《严复集》)。但是在金钱安排、儿女教养等方面莺娘与明丽仍时有冲突。他大叹“世间惟妇女最难对付”。在给明丽的信中他写到:“至汝来后,(江姨)更是一肚皮牢骚愤懑,一点便着,吾暗中实不知受了多少闲气。此总是前生孽债,无可如何,只得眼泪往肚里流罢了”(《严复集》)。为了避免妻妾纠纷,他在外地供职时,总是带走江姨,留下明丽照顾家庭及黄包车生意,并希望她“家中照管门户;教束儿女……非不得已不要常出门也”。直到1910年,他与莺娘再次闹翻之后才诀别,说“吾今日即算与伊永别,不但今生不必见面,即以后生生世世,亦不必窄路相逢罢了”(《严复集》)。即使莺娘后来有意返家,严复也断然拒绝,以每月“付姨太四十元”(《严复集》),而只求清静了事。自此,他才将明丽与子女都接到北京,多半的时间明丽都伴随在侧。除了操持家务教育子女外,明丽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严复购买鸦片。这时他的病痛益多,烟瘾也越发强了。在家信中,他这样写道“药膏一日尚是三遍,夜间多筋跳,睡不着。昨晚直到三点尚不能睡,吃药丸吃睡药都无用”(《严复集》)。此时,他才认识到鸦片的毒害,可惜已经难以戒掉了。鸦片毒害了他的身心,病痛与烟瘾消磨了他的意志,使得他的思想渐趋保守起来。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之一,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905年,严复在伦敦遇见孙中山,由于严复一直坚持改良,把提高全民的力、智、德素质,作为振兴国家变法自强的根本,所以反对孙中山社会革命理论。
1905年,严复因办公事在英国伦敦与孙中山相遇。孙中山向他介绍了自己的革命主张,可严复却反对进行社会革命,仍主张以渐进式的改良为主,教育大众方能治本。见此状,孙中山说:“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并高度评价了他在思想理论工作方面的贡献。当他自英国回到上海后,马相伯正在筹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因他的教育主张与严十分吻合,于是严复便大力帮助他创立复旦公学,并于次年当了第二任校长,但因诸多原因只做了几个月便辞职了。在辛亥革命之前,摇摇欲坠的清廷为了拉拢影响巨大的严复,相继授以许多他以前想都想不到的高官职位。如1908年被聘为审定名词馆总纂、清理财政处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赐文科进士出身,1910年以“硕学通儒”资格被征为资政院议员、海军部“协都统”,1911年被特授海军第一等参谋官。严复虽然担任了一个又一个的职务,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但对于他本人来讲,他都没有尽心为之。在这10多年间,他用力最深、用功最勤的还是他的翻译事业。可笑的是,当他获赐文科进士后,他“却愿复科制……垂老飞冲天!”足见,严复此时的思想相比早期的豪情壮志已相去甚远。
1900年的严复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天津水师学堂毁于兵火,结束了严复的军界生活,他携家眷逃至上海。这一年,他在上海开名学会,讲授名学;译完了《天演论》,开始翻译约翰穆勒的《名学》;又娶了第三任夫人朱氏。图为1900年严复与友人的合影,前排坐者为严复。
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很快为袁世凯所窃取。面对这个昔日共事的官友,如今竟然成了皇帝,严复的心情十分复杂。1912年2月,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他为北京大学校长,自兼文科学长。任职期间,他曾为北大四处奔走筹措经费,但诸多困难令他于年底便辞去了校长职务。旋即,袁世凯又聘他为公府(总统府)顾问(法律外交顾问)。此后,他一直以报纸和政治活动的方式为袁世凯复辟而大作宣传。他在《庸报》上发言,“现在一线之机,存于复辟”。消息一出,众皆哗然。人们很难想象那个当初为自由、民主而奔走呼号的进步启蒙家竟然成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卫道者!这似乎太不可思议。这是他一生之中作为一个政治启蒙家的阴暗面。年过六旬的他,竟然在这个关乎全局的大事上迷失了方向,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难以回避的历史遗憾。1913年6月,严复领衔发起立孔教会,在中央教育会演说《读经当积极提倡》。1915年8月中旬,严复参加了为袁世凯复辟而组织的“筹安会”,位列第三。此举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虽说他后来给友人熊如纯的信中自责道“虚声为累,列在第三,此则无勇怯懦,有愧古贤而已”,但历史只能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来作评价,“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对这位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老人?
称帝后的袁世凯
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废除共和政体,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自任为皇帝。一生宣传民主、自由的政治启蒙家严复竟然选择了效忠皇帝,成为封建专制的卫道者。他先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公府顾问等职,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严复对西学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消息传来后,他迷惘了。他曾经极力歌颂的自利、自由、自治、法制、竞争等西方理念,如今在西方社会竟也显露了败绩?他在1915年给熊纯如的信中写道:“渠生平极恨西学,以为专言功利,致人类涂炭。鄙意深以为然”而“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西方的战乱,使他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试图在儒家思想反功利的特质中寻求救世灵丹,而这正好与他此时的心意相契合。他彻底回到传统士大夫的老路上,在晚年他写下这样的诗句:“从来殉国者,不必受恩深。为有君臣义,人间无所逃”(严复:《题黄石斋先生临难自书诗卷》)。当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后,这位保守的老人开始指责了。他说“从古学生干预国政,自东汉太学,南宋陈东,皆无良好效果。”又说蔡元培“人虽良士,亦……归于神经病一流而已”。他的态度,使人们觉得他前后转变判若两人,是复杂的社会所造成的后果,还是他本人复杂的思想矛盾在作怪?这种深刻的复杂性,连今人都还在争论不休呢!
选自《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