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坊巷名人  >  名人故居  >  宫巷

刘冠雄故居

主题词: 三坊七巷;宫巷;刘冠雄 分类号: K928.957.1 来源: 《坊巷名居》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作者: 卢美松
字体:
来源:《坊巷名居》

发布时间:2015-06-20

  位于宫巷东口南侧11号(旧29号)。刘冠雄(1853-1927),字敦诚,又字子英,一字资颖,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船政学堂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光绪十二年(1886)留学英国,历任帮带、大副、管带、江防舰队统领。辛亥革命中,参加海军起义,1912年3月任民国海军部总长 , 12月授海军上将衔,是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至1919年,先后9次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1923年任闽粤海疆防御使,11月辞职居天津。

  民国初年,福建督军李厚基赠刘此座宅院。因为在1913年南方国民党人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时,刘冠雄受命任南洋巡阅使,率领海军及李厚基陆军队伍入闽。刘冠雄力荐李任福建镇守使兼督军使,李为表示感激,故赠以屋宅。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及民国间经过大修,占地面积1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四面封火围墙,坐南朝北,两座相邻;前(北)临宫巷,后(南)通吉庇巷。

  主座分为前、后二进院落,临街大门正中开六扇门。入大门,前有门头房(门厅),在主座东侧,系民国时改建的二层青砖楼,西式风格,这在坊巷民居中较为特殊。进石框门是第一进,前有用平整宽大石板铺成的天井,三面环廊,两旁为披榭,其门窗、隔扇均用楠木制成,雕刻精致。第一进大厅面阔四柱三开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式山墙;出游廊,前廊后堂。中间为厅堂,28根大木柱,皆用上等木材,大厅廊石硕大。厅堂正中用插屏门隔开,分为前、后厅。两侧厢房,其门扇、窗棂、隔扇皆用楠木制成,雕有精致的花纹,斗拱、雀替、悬钟(挂落 ) 等亦皆雕刻精美。隔墙入第二进,房屋结构与首进基本相同,过后天井,为第三进,有倒朝房。后门可通吉庇巷;一、二两进都有小门分别通向东侧花厅、园林。

  侧落花厅系民国时建筑风格,也分两进,南、北两面各有一座双层楼阁,坐北朝南。一进(南面)花厅,楼上为卧房,楼下为客厅。前有小庭院尚存半副青石柱联:“正学咸宗邦硕彦。”北面花厅旧称“蔓华精舍”。为典型的民国建筑,其后有一列环楼,遂自成院落。建筑用红砖砌筑,形成拱券及各种几何图案,富于特色。建筑内部的装饰则是传统的古典形式,雕饰精致,古意盎然。斗拱、雀替、挂落等皆雕刻精美。楼前两座楼阁中间为园林,有鱼池(已毁) 、 假山,植有花卉、树木,至今尚存一株老樟树和桂花、腊梅等树。假山前立一块太湖石,镌有“萝径”两字,上款“道光己酉(1849)夏”,下款署“雪莱书”。沿雪洞上行16级台阶,可达“拜月亭”。亭分两层,为重檐木构,原建筑较为精美,可惜上层已圮,只余平台,可供驻足骋望。假山、雪洞保存最为完好,前后共五个转弯;洞中冬暖夏凉,宜于消暑。

  这一故居规模宏大,布局工整,朴素大方而不失威严。主座分前、后两进正厅,东部侧落花厅也分两进,与主座并排。前后花厅只能与主座前后进相通,之间互不相通,这种布局在坊巷建筑中独具特色。199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选自《坊巷名居》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