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宫巷东部北侧新14-20号(旧5-7号 )。四座毗邻,总建筑面积为4141平方米。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周围为土墙,墙堵皆用大石板。
主座为三进院落,正门偏东,石门框上施以单坡顶门罩。门内有三间门头房。进石门框,即为屏门、天井;天井周边三面环廊。
首进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式山墙。中间为正厅,左右为厢房。由插屏分隔为前、后厅。厅上的斗拱、梁托等均雕刻精美。门扇、窗棂皆用楠木做成。天井、大厅地面均用大石板铺砌而成,大厅的前廊石硕大无朋。各进之间皆施覆龟亭以遮雨。
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为双层木构楼房,楼前后皆有走马廊。正面走廊顶部施卷棚,做工精细,其建筑布局亦较为少见。
三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东侧建平房,西侧有门,可通花厅。花厅内有假山、鱼池和阁楼。池下有泉水涌出,可以养鱼。第二座因被邮电部门占用而被改建。第三座花厅,共有二进。首进东侧有石框门可通主座。前有天井,三面环廊。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襻间辅作卷书,连接夔龙形一斗三升的雕刻,颇为别致。二进西侧为竖排三椽两层木屋,作为藏书楼。其东侧为花园,有假山。1992年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
刘齐衔(1815-1877),字本锐,号冰如,闽县人,刘家藩第三子、林则徐长女婿,配林尘谭。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兄齐衢为同榜进士。历任知府、粮台、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勤政恤民,任事干练。在襄阳、汉阳知府任上,“躬节俭,裁漏卮,撤私税,徕商贾”,以安定百姓生活。任河南布政使兼署巡抚时,“绝弊惩强”,并且修学校,勘垦荒,保障民生,政绩显著。后病逝于开封。生子十人,长成七人。
附录
著名作家郁迖夫曾来福州,在民国福建省政任职,曾对宫巷作过如下评说:“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刘氏、郑氏,沈葆桢家的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
福州人杨庆深,官至山东巡抚,晚年居住宫巷,作有《仙宫里》诗云:“拍肩挹袂赋仙居,拱极楼前舁笋舆。园绮衣冠图洛社,金银宫阙梦华胥。但凭善俗成仁里,自爱吾庐读我书。秋景数峰塘半亩,此中容得老樵渔。
选自《坊巷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