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坊巷名人  >  名人故居  >  文儒坊

叶观国故居

主题词: 三坊七巷;文儒坊;叶观国 分类号: K928.957.1 来源: 《坊巷名居》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作者: 卢美松
字体:
来源:《坊巷名居》

发布时间:2015-06-20

  位于文儒坊西段北侧新 5 2 号(旧 2 3 号,原打线营 ) 。坐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今存一进,占地面积 5 8 4 平方米。叶氏科甲连绵,仕宦相继 , 朱 紫盈门,在福

  建科举历史上,创下六世八翰 林十二进士的纪录。其故居大门前 ,原来悬有“五子科甲”“世翰林”等牌匾。面街 大门两旁有马头墙,中开六扇门,上施门罩。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式山墙。二、三进己被改建。

  叶氏于唐末始迀同安,宋咸淳间卜居福清高山,第六世迁福清海口。清顺治间,十三世叶学祯迁省城,第十六世至叶观国之父叶茂盛(1694-1765),“一徙通泮衢,再徙九仙麓”,居城东法海路。先迁时间不详,再徙在丙戌年(176 6 ),时当叶观国之父逝后第二年。其第三迁则在乾隆四十三年(1777)春,叶观国迁入文儒坊打线营(闽山巷内),将之加以修葺,开凿水池,莳花种草。建居室并有藏书屋,自号其居所曰“绿筠书屋”,并名其诗集曰《绿筠书屋诗抄》。此外,还在乌山麓“第一山”构“双榕书屋”。

  叶观国(1720-1792),字家光,号毅庵,乃福清高山叶氏第十六世孙,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任学政、典乡试前后3 0年,操守清严,两袖清风,素有“儒林文人”之称,深为学界所称道。后擢翰林院侍读学士,迁少詹事,入直南书房,以足疾乞归。晚年专心治学和著述,著有《老学斋随笔》《闽中杂记》《绿筠书屋诗钞》18卷。生七子(申蕃、申棻、申蔚、申蔼、申苞、申万、申芗),皆有功名。三子中进士,申万、申芗两人入翰林。诸子或善诗词、书法,或有善政惠民,一时称盛,且多有著作。

  叶申万(1773-1831),字维幹,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典试、监察御史、知府、兵备道、粮道等。为官公正廉明,杜绝吏弊;有子四人。叶申芗(780-1842),字维郁,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知县、知府、乡试同考官。关心民瘼,赈救灾民,以积劳卒,民甚德之。擅骈体文,尤工填词。林则徐有赠叶申芗诗云:“家世三传皆玉署”,并自注曰:“君家三世四翰林矣。”后来益显。著有《历代闽词钞》《天籁轩词谱》,有子四人。

  叶敬昌(1791-1852),字懋勤,号芸卿,叶申万长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道员、按察使、布政使。晚年归里,住光禄吟台玉尺山房,曾邀林则徐放鹤。撰有《闽山记》。有子五人。其子叶云滋,生六子:大同(进士) 、大湜(举人) 、大泳(举人)、大堉(举人),大焯(进士,入翰林),大涵(进士)。大焯之子叶在琦,也是光绪时进士,并入翰林;大焯堂兄弟大遒及其子叶在藻,均为光绪朝进士并翰林。故有所谓“七子科甲”“五世翰林”之称。到叶在滋之子辈,又是“六子科甲”,故福州叶氏科举与仕宦的辉煌,在闽中恐怕是无人能及的。

  叶大焯(1840-1900),字迪恭,号恂予。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侍读学士、乡试主考官,因庇护业师之子而被罢官。归里后主凤池、正谊书院,教学严谨。有子三人。叶大焯之弟叶大遒(1845-1907 ),字敷恭,号铎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粮道、兵备道,有胆识。任雷琼兵备道兼琼军统领时,曾坚拒法舰占据雷州炮台。因染瘴病重回乡。主持正谊书院,热心育才。有子七人。

  叶在琦(1866 -1907),字乃珪,号肖韩,大焯长子。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学政、监察御史、福建高等学堂监督等。著有《穉愔诗钞》。叶在藻(1875-1901),字乃彬,号肖文,大遒第三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选自《坊巷名居》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