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坊巷名人  >  名人故居  >  文儒坊

文儒坊

主题词: 三坊七巷;文儒坊 分类号: K928.957.1 来源: 《三坊七巷志》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作者: 黄启权
字体:
来源:《三坊七巷志》

发布时间:2009-06-12

  文儒坊位于南后街西侧,衣锦坊之南、光禄坊之北,三坊居中,与安民巷相对。东西走向,东起南后街,西过通湖路,接金斗桥河沿。全长461米,宽4米至6.5米。原为杂石路面,1965年改为砂包土,1969年加铺沥青,1983年在坊东口原坊基础上建8米高的仿古坊名牌坊。住宅门牌从1号到89号:坊南侧单号1-89号;坊北侧双号2-82号。 其中双号58-82,单号71-99在通湖路西,直到2006年上半年才被鼓楼区某些人以商 务开发拆毁绝大部分,仅留64、68、82、99等 几座。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后改儒林坊。山阴是指山之北,即闽山之北。古人以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 故也。宋代因“海滨四先生”之一、国子祭酒 郑穆居此,改名文儒坊,至今近千年。明代 兵部尚书张经居此,又称尚书里。1966年一 度改名旭日里,1981年恢复。宋淳熙《三山 志》载:“文儒坊,旧山阴巷,后改儒林。以郑 祭酒穆之居改为文儒。”明弘治《八闽通志》 也载:“文儒坊,旧山阴巷口,初名儒林。宋 以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西通金斗桥。”明王应山《闽都记》还说:“文儒坊,旧山阴巷, 初名儒林。宋祭酒郑穆居此,今改名,嘉靖 中,里人张经重修,署尚书里。”

  坊中段北侧有闽山巷通衣锦坊。坊南 侧有支巷大光里和丰井营;坊北侧还有秃头 巷东林里;坊西北有打线营、驿里、车弩境。

  —、闽山巷

  本名闽山坊,以其在闽山之麓,是文儒坊与衣锦坊之间的一条直巷。“文化大革命” 中一度改名东方里二弄。南北走向,南口在文儒坊,北口通衣锦坊,与雅道巷相接。全长约160米,宽2至3米,灰砖铺砌、巷西侧 多大院,高墙、门罩、牌堵相间。巷貌迄今保 护完好,是“三坊七巷”的典型代表。住宅门牌1至13号,巷东1一4号,巷西5—13号。 闽山巷内闽山境,是明、清时期福州庙会的胜地;今巷北口西面鞍墙中仍砌有“财福神龛”,供奉“财福正神”,为乡人祈求发财、得 福之所。

  二、大光里

  是与文儒坊平行的一条小巷,又名三官堂,在文儒坊之南,早题巷之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旭日里一弄。东段为丰井营, 西口达通湖路,接二桥亭桥。巷为东西走向,长200米,宽1.5至2.5米。住宅门牌为1-27号,北侧1-17号,南侧18-27号。其地古 代建有三官堂,所以作为巷名;又因城北坊 过去也有个三官堂,为了区别,故又称南三 官堂。现24号门前建有三官堂小庙。此巷 虽不长,却集中了许多古建筑,如陈衍、何振岱、柯凌汉等故居以及听雨斋等,颇有名气。大光里19号前大门上贴一木板上书:“郑医寓,孝胥书”,系郑孝胥遗墨。

  三、东林里

  文儒坊中段北侧一条秃头弄,位于闽山 巷与通湖路之间。南北走向,长约百余米。巷以明代福州同时在朝当官的有“四林”,林瀚 为东林,其故居在此,弄因名东林里。现弄内尚存林瀚故居和林氏宗祠旧址。林瀚故 居的明代建筑结构尚依稀可见,如青石雕刻 的门框等。林瀚故居前厅有“树神爷”神位。 传说明弘治元年(148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子时,林瀚正在书房夜读,树神显应。林起 立跪拜。翌日,请高僧指点,并谢神演戏。从此,农历七月十三日定为“树神诞”。直至1950年还曾举行一次颇具规模的庆典。经地毯从文儒坊直铺到南后街,桌上摆满宝 塔、寿桃、寿面、寿果,请来闽剧、促唱、评话连续演出上十天。如今,东林里的树神信仰已形成民俗文化。

  四、丰井营

  又称井巷,东西走向,在文儒坊之南,西接大光里24号,东通南后街,与宫巷相对,是一条幽静的小巷。“文化大革命”中一度 改名前进南路103弄。巷宽2米,块石铺砌。原称甘液坊、甘液境,境内供奉甘液大王、临 水夫人等,至今存留三尊泥塑像,祀在居民 家。《三山志》载:“甘液坊,地名方井,即苏公井也。”清代始改名丰井营。据郭柏苍《乌石山志》载:“今闽山北有曲巷,俗呼‘丰井营’,即以井得名。”原来巷中有一口古井名“方井”,“方”、“丰”福州话相近,因而转音。方井是“苏公十二井”之一,为宋提刑苏舜元 所凿。明代,丰井营中建有纺绶堂,系孝廉 曾异撰居处。清光绪七年,郭柏苍入住闽山, 凿漾月池至方井旁,“方井迫池”,乃将原六 角形的井口 “掘二尺许,则井栏四方”,并刻 篆书“古丰井”三字,又作《方井铭》。

  五、打线营

  本宋时屯军之百胜营地;有打线者居,因名。在金斗桥与文儒坊之间。

  六、三山驿

  在车弩境附近。俗名驿里,其地为元之东驿、明之三山驿范围,故名。宋时提刑团 结军营基地。元至元间,以赵资政府为在城 驿,于元贞元年(1295年)移此。明洪武初,建为三山驿。清代成为制造火药库。以后城 池扩大,驿运移离,这里民居密集,并发展成为市街,只留下“驿里”的故地名。中有二巷,北通太平桥,达善化坊;南通金斗桥河沿。

  七、乡约碑

  文儒坊东口北墙上,镶嵌有一方清光绪七年(1881年)文儒坊乡约碑,这是福州古 坊巷仅存的乡约碑,富有文物价值。碑高2.2米,宽0.8米,嵌于坊墙之中,碑文曰:“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 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共48字,用苍劲的颜体书写,每字约0.12平方米,至今此碑保存完好。这是福州近代邻里间的 “共建文明公约”,它规定街头不可堆放杂物 等等。社会学者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文明景象,文化人可以从中看到清末书法遗墨。

  文儒坊,顾名思义,是文儒之坊。它是三坊七巷中官绅文士住居尤多的坊巷,历代名人辈出。众所周知的有:北宋国子监祭酒郑穆,明代兵部尚书林瀚、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榜眼廖鸿荃,四川总督苏廷玉,六子科甲陈承裘,船政得力助手梁鸣谦,诗人陈衍、何振 岱,粤东知县陈元凯,新闻战线勇士林白水,近代工商巨子尤恒盛,海军名将陈季良等名人;还有北宋进士林之奇的“拙斋”,明代县令林先春的“有杞堂”天心阁,文士曾异撰的“纺绶堂”,清代藏书家孙翼谋的“看云馆”,叶观国晚年的“绿筠书屋”。从这里走出来的名人,还有法学家柯凌汉、经济学家陈岱孙、导弹元勋梁守槃等。

  文儒坊内至今保存明代古建筑13座,清代古建筑40多座。著名的有42号张经 故居,64号甘国宝故居,45、47号陈承裘故居,17号周围的尤半街,19号的陈季良故居,36号创办福州蒙学堂的卢家祠和支巷大光里的陈衍故居、何振岱故居、陈元凯故 居、柯凌汉故居以及诗人聚会的“听雨斋”。坊巷附近还有知名的古迹:闽山庙、乡约碑、金斗桥和二桥亭桥等。

  坊内旧22号有一株百龄以上的榕树,围径3.4米,高15米;旧51号院墙边的一株珍稀树种流苏,也有130年的树龄,围径1.6米,高9米;旧57号的一株广玉兰,也已年逾百龄。

  选自《三坊七巷志》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

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17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26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