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大早第三文化空间

2013-04-01 03:08     字号:

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打造第三文化空间

张平生(南平市图书馆 福建 353000

 

  21世纪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正在向多元化、智能化、特色化、休闲化等方向发展。城市公共图书馆应当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本文针对公共图书馆目前读者服务工作现状,提出如何根据读者的特点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打造第三文化空间。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第三文化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图书馆事业也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将全面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对民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在免费以后,如何将图书馆营造成一个阅读景点,让那些终年都不走进图书馆的人因此而走进图书馆;如何改变在很多人心目中图书馆只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的印象;如何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拓展思路,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打造“第三文化空间”,已应成为图书馆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1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而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生存更是存在许多困难与挑战。

1.1 基础设施滞后,技术力量薄弱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打破了图书馆传统的基本只收藏纸质文献的局面。但许多图书馆馆舍面积有限,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十分简陋陈旧,能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硬件设备不足,读书环境和氛围不足以调动读者的读书兴趣,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图书馆本身人员编制数较少,再加上各方面条件较差等客观因素,很难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加之现有的图书馆人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较难接受新的文化理念,不适应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管理人才方面,更是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已成为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之一

1.2 馆藏资源有限,地方特色不足

由于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购书经费有限图书期刊等不断涨价、馆舍容量小等因素普遍馆藏规模不大馆藏资源质量不高文献资源更新不及时因而很难满足广大读者的文献需求在馆藏建设方面存在购书比较随意不够科学合理缺乏长远科学的购书策略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又面临着众多的竞争者如环境舒适的书吧书城以及网络化低成本的电子图书期刊的盛行等图书馆没有优化馆藏资源建立具有特色化个性化的馆藏体系提供优质服务,就很难吸引广大潜在读者走进图书馆

1.3 观念存在偏差,缺乏创新精神

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消息自发布以来,舆论叫好声不绝。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服务观念存在偏差,只是铲掉了公众通往图书馆路上的 “门票”这块小顽石,并没有真正让藏书惠泽民众。与电影院商场、超市等相比图书馆在生活中被边缘化和模糊化,公共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接近于藏书楼,更多是对书籍的保存,不具备亲和力,没有足够浓郁的读书氛围以及源源不断的新书,没有做到让读者有书可读,有新书可读。

还有,不少图书馆缺乏创新精神,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和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使得人们对图书馆藏书结构规章制度读者权利以及图书馆作用等都不太了解。工作人员不能从读者的需要出发,思考、研究如何把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人性化。长此以往,在免费开放带来的短暂的读者数量增加之后,必然还会导致读者的大量流失,极大地影响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2 何为“第三文化空间”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曾提出一个“第三空间”新概念。他认为,第一空间是家庭居所,第二空间是工作单位,二者之外的公共空间如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公园等等是第三空间。2009年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国际图联卫星会议上,国际图书馆界也郑重地提出了一个命题:“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第三文化空间”一说是源于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他认为:“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对于图书馆而言过于宽泛,既然公共场所都可以被称作第三空间,那么图书馆就难以同地铁站、马路这些公共空间区分开来不能涵盖图书馆特有的文化现象,也不能反映图书馆的文化特质,所以加了一个前缀“文化”。“第三文化空间”是一个集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创意空间、展示空间、娱乐空间于一体的同文化有关的交流平台。

3 “第三文化空间”的特点

3.1 自主性强

“第三文化空间”强调人的关系自由而平等,人们能够抛开功利目的,只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畅快地交流。不需被动地享受文化成果、消费文化产品,可以自主参与表演、创作,或者做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者等等,从而实现自我、展现自我。

3.2 服务多元化

“第三文化空间”涵盖了所有与文化有关的东西,读的、看的、演的、玩的等等。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从单一图书借阅向多元化文化服务转变,功能日益宽广和精深:除了图书推荐、举办讲座展览、音乐欣赏、影视播放之外,还可以帮助读者组建各种文化团体和艺术团队,组织公益演出、文艺沙龙等活动,让图书馆成为市民业余时间最想去的地方。

4 利用公共图书馆打造为读者服务的“第三文化空间”

图书馆不只是读书看报的地方,现在人们的文化需求和追求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有这么一句话:“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人们习惯去咖啡馆喝咖啡而不在家里喝,是因为咖啡馆在人们心中的定位已经形成:一个自由交流、打发时间的好地方。图书馆的未来就应该类似这样,为所有你能想得到的文化互动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打造“第三文化空间”,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1 转变理念,明确定位

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新时期我们必须对公共图书馆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尤其在免费开放全面实施之际,对其来一次从精神到躯体的重建——打造第三文化空间,实现图书馆为人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免费、平等服务。

同时,要使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公共,为读者的文化互动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不能只是地方上的一处“标志性文化建筑”而已。必须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即在每一个人心中建造起一座图书馆从中汲取营养润泽心灵,提升素养,这就是一种文化的重建

4.2 积累文化厚度,增加吸引力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应有足够的吸引力,否则很难体现恒久魅力。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它应该有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厚度,比如足够丰富的图书,足够浓郁的氛围,以及源源不断的新书,起码要有书可读,有新书可读,让其成为当地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中心。

4.3 提升服务效率,提倡零距离服务

当代图书馆十分强调服务性。因此,图书馆除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开发质量以外, 还应通过形象管理、素质教育、资源保障等方式,提升服务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信任度和满意度。

零距离服务,是一种体现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诚实、信任、真情、温馨和高效的服务要求。为此,图书馆应引进零距离服务方法,让图书馆员与读者交朋友,以温和自然的神态面对读者,以微笑服务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文明优美的语言沟通与读者之间的感情,让图书馆服务体现人情味,形成亲和力。

4.4 加强文化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伴随着21世纪知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公共图书馆以往以借阅为主的被动、低效的传统服务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拓展服务方式,主动、高效、优质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要推进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进程,针对各种不同层次需求,为公众提供一个跨区域、超大规模、分布式、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作为“第三文化空间”,要根据功能定位和社会大众需求,结合公共文化事业特点和本地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服务均等、普惠、多样化。例如南平市图书馆“延津文化讲坛”,仅2009年就举办10余场,参加人数1000多人次;又如“暑期少儿系列活动”,提倡体验式活动,组织少儿讲故事、写读书心得,寓教于乐;此外还有图片展览、电影欣赏等适合各个人群的活动,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4.5 建立优秀队伍,创造优质环境

优秀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完善服务的基础。作为图书馆的一员,应该是深爱图书馆,把平凡的工作看作崇高的事业,时时处处注意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精心细致对待每一次读者服务活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思考,及时发现问题,随时改进工作。

创建幽雅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一个供精神徜徉的领地,是创造理想的“第三文化空间”的必要条件。这需要对现有图书馆布局整体优化或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优化,即营造安静空间信息空间个性空间想象空间趣味空间感情联络空间,等等这样的环境能使图书馆的图书陈列形成风景”,读者活动形成游乐。在幽雅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图书馆的各类阅读活动,让读者有较强的归属感,乐于到这里来碰撞思想,分享快乐。

4.6 强化宣传,突破创新

“第三文化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和当地的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了解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看书做学问的地方。在现代社会,图书馆已经成了公共文化空间,它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文化实惠。

在网络信息技术年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的地位已经被削弱当图书馆不再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时候,要使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的空间,创造一种休闲阅读的氛围,为大众提供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反思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可以开展文化休闲主题的阅读活动,开展业余知识讲座英语沙龙等休闲娱乐学习活动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开设便于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亲子乐园,开设看书喝咖啡谈事为一体的书吧等,从而让大众看到一条宽敞的休闲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在生活乏味工作紧张和感情麻木之时,去图书馆阅读也可以体验到美丽的风景。笔者所在的南平市图书馆馆长期开展的“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从策划、组织到场地布置等具体事务,大都由市民自己来做,我馆工作人员给予协助。这种“自助式活动”在多年的探索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点、亮点,打出了品牌,得到越来越多南平市民的认可和欢迎。

要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条条框框,打造一个高度自由的空间。在这里不仅能寻找资料汲取知识,更可以轻松愉快地消磨时光,随心所欲地以各种方式放松身心,增强技能,提高修养,从而恢复人的本性和自由本真状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使人真正走向自由让日益被数字化隔离的人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这就是公共图书馆要达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宁,陈天伦.文化休闲­­­----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2 一座公共图书馆的“第三文化空间”实验.杭州日报[DB/OL].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

bmdt/ww/T378071.shtml.

3 徐瑞霞.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方法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7(6).

4 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里缺了啥?中国青年报[DB/OL].http://zqb.cyol.com/html/2011-03/01/nw.

D110000zgqnb_20110301_3-09.htm

 

张平生 南平市图书馆馆长。

(收稿日期:2012-05-24。龚永年编发。)

 

电话:18950602021  E-mail 454570336@qq.com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