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及图书馆的应对——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6-01-04 03:30     字号:

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及图书馆的应对

——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马小燕(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福建  362000

 

    阅读国学经典,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调查分析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活动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国学经典  经典阅读  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1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包含许多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广泛探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真谛,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1]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和结晶,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净化心灵,养正品性,潜移气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史证明,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使学生在长期耳濡目染经典过程中逐步养成文明习惯,树立远大志向,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发布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指出,文学阅读的浅俗化,是这些年所呈现出的一个严重问题。[2]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因为感性大于理性,好奇又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对于青春小说、网络文学等非常感兴趣,那些对于青春成长和人格形成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深度阅读,反倒被他们忽略掉了。[3]功利化、工具化、娱乐化阅读是大学生阅读的一个突出现象,与此相应的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道德水准、思辨能力和审美水平下降。[4]笔者在高校工作多年,发现国学经典阅读缺失仍是高校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以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统计数据为例,在近年来的图书借阅排行中,以学习考试类和消遣娱乐类图书为主,国学经典系列图书乏人问津。有鉴于此,本文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调查大学生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2 调查概况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法为辅。所调查主体是泉州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既包括本地生源学生,也包括外地生源学生。为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调查对象涉及全校各院系54 个专业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考虑到大一学生刚到校不久,因此不包括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本次调查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达96%,符合调查和分析规范与标准。

2.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包括单选和多选题,分为四大部分:对国学经典的阅读现状,对国学经典的认知态度,影响其国学经典阅读的原因,对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的态度。

3 结果与分析

3.1国学经典阅读现状

:1:国学经典阅读现状及对国学经典的态度

由图1可知,在本次调查中,认真读过2本以上的仅18人,占9%;没有读过的37人,占19%;了解过的54人,占28%;粗略读过1本以上的81人,占42%。但通过进一步调查得知,在这81人中,大部分调查对象是在中学时为了考试而阅读过,在大学期间阅读过国学经典的仅有19人,占总调查对象的10%。这和图书馆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图书借阅情况一致。

3.2 对国学经典的态度

在受访的191名调查对象中,98%的人认为国学经典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为人做事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学习;78%的人认为阅读国学经典对人的优秀品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84%的人认为大学生非常有必要阅读国学经典,14%的人认为无所谓,仅有2%的人认为没有影响。

同时,图1也显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18位认真阅读过国学经典的调查对象中,有17人认为国学经典对人的优秀品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粗略读过1本以上的人中82%的人认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了解过的人中,78%的人认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没读过的人中,仅有64%的人认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越深入,就越能体会到国学经典对人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学经典对人的综合能力培养与良好品格形成的实际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持肯定态度。尽管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阅读国学经典没有必要,国学经典在大学生心目中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一结果和复旦大学“世界读书日经典文本阅读情况调研”结果一致:大学生对经典的认知度较高,但阅读率较低。[5]

3.3 影响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原因

   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原因进行归纳。调查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2: 影响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原因

由图2可知,大学生认为影响其阅读国学经典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想读,但难以读懂,没有耐心;周围没有阅读国学经典的氛围;国学经典娱乐性不强,没有趣味,相对来说更愿读轻松休闲的书籍;对考试和工作没有直接帮助。从总体上看,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对国学经典感兴趣,有阅读的愿望。通过分析可知,如果对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进行指导,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阅读国学经典氛围,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3.4 大学生对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的态度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活动,解决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特设置本部分问题,以了解学生对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的看法。调查统计数据表明,78%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活动,但令人惊讶的是,仅有61%的学生愿意参加此类活动。此数据远远低于上文中认为国学经典值得学习的98%和认为大学生有必要阅读国学经典的84%。通过访谈得知,不愿参加的受访者大多有参加过此类阅读活动的经历,阅读活动单调乏味(如只是有关某部经典的讲座或者仅是对经典进行阅读和背诵)和经典阅读与实践脱节是导致他们持无所谓态度和不愿参加的直接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更要注重与读者互动,为读者提供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同时还要把经典阅读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能只是为阅读而阅读,使经典阅读流于形式。

4 对大学图书馆的建议

大学图书馆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场所,开展阅读活动,引领经典阅读,解决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是大学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笔者试对大学图书馆提出以下建议:

4.1 优化馆藏资源,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

针对学生文言文水平不高、难以读懂经典的情况,首先,图书馆可以在众多国学典籍中优选,制定一批最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书目,作为大学生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其次,图书馆根据大学生必读书目选购相应的国学经典文本。除了选购原著外,还要精选一批高质量的注释本、译本和整理本,以帮助学生理解原著。

当下,网络阅读正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因此,图书馆在优化纸质资源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国学经典学习网络资源。如在图书馆网站中开设国学经典模块,设置经典推荐、专家导读、经典评介、名家解读等专栏,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接触国学经典,并通过观看和收听,更直观、立体地了解国学经典,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

4.2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打造阅读国学经典氛围

除了举办专家讲座、名师讲堂等常见活动外,图书馆可联合学校相关机构与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宣传普及活动,如经典系列讲堂、国学经典诵读、经典表演、阅读沙龙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学生走进经典,认识经典,了解经典,努力在校园中营造以读经典为自豪的国学经典阅读氛围。同时在学生社团中成立国学经典爱好者组织,图书馆可委派老师对其进行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国学经典阅读计划,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长期的学习经典,解疑答惑,交流分享的平台,使该组织成为大学校园中国学经典学习的核心与引领者,从而以点带面,逐渐影响更多同学加入到国学经典阅读中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经典阅读活动中,除了对原著的解读外,更要侧重经典与现实紧密结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国学,明白人文素养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4.3 指导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方法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国学经典的现实价值,增强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宋代大儒程子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在强调读书重在变化气质,内化人格。[6]阅读经典,不能只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把它当成知识来学,而是要让它活在当下,不仅让读者从精神层面上涵养自己的品性,更重要的是要让经典与现实融会贯通,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在实践生活中用不上,便不能发挥经典的作用。因此,在经典学习中,要防止通过记忆背诵的方式来学习,成为一个背诵的机器,或仅仅是为阅读而阅读。学习国学经典,要解行并重,知行合一。《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就是告诫我们,如果只是学文章中的词句,甚至讲得头头是道,但自己做不到,那只是在增长自己的浮华之气,而不是道德学问。因此,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经典的基础上,在生活中依据经典来待人接物,在实践中践行经典。唯有如此,才能对经典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增强对经典学习的认同感和亲近感,真正体会到学习经典给自己带来的身心变化,从而把经典中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品性,把经典阅读转化为生命积极成长的精神滋养,这也是阅读经典的真正目的所在。[7]

5 结语

由于人力物力所限,本次调查仅仅是一次小规模的个案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现状及对国学经典所持的认知态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经典阅读缺失的主要原因。这一调查与分析结果有助于图书馆采取恰当方式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高校精华,使中华优秀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如果今后有条件对不同地区多所高校进一步深入调查,其研究结果将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洪根: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917/c168825-25675878.html.

2 白烨.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杨东铭.弘扬书香文化  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营建书香校园的尝试[J].图书馆,2013(2).

4 袁晓薇,甘松.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1):102.

5 陶功美.高职院校图书馆引领大学生经典阅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

6 钟茂森.细讲论语·学而为政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3.

7 刘铁芳.经典教育与生命滋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2).

 

马小燕  女,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15-01-09。龚永年编发。)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